5月25日
星期天
从广元到成都,晚上飞回萧山
没有想到,我离开青川20个小时,青川发生了一次6.4级强余震!
一切似乎都没有任何预兆——跟5.12一样。后来队员们通过短信告诉我:4点21分,大地又开始怒吼和摇晃,前后持续约10多秒钟;就在我们住的帐篷边,一座房子忽然倒塌,溅起那么大的尘土,把大家的脸都吓白了!
当时我正坐在成都一家咖啡馆写稿子。
二楼。是木楼梯,每当有人走上来时,二楼的地板就会咯吱咯吱地响起来。我忽然感到一阵摇晃,杯子里的咖啡波浪起伏,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颤动起来。
“是余震——”我不禁惊呼。
经过好几天的近距离接触,我对余震的感觉已经很熟悉了。咖啡馆里好多人大家面面相觑,似乎一时仍然无法确定又是余震来袭。
而事实上,我早上在广元国际大酒店的10楼,就有点担心。我坐在房间里想写那个稿子写完发回报社,但是窗户玻璃不时发出奇怪的声音,又不像是风吹来的响。我想那也许也是余震——地下微小的震动,传到高楼上,都会放大。
我不敢在10楼那么高的地方久呆,临时决定先赶到成都。买好了晚上8点的机票,下午我放心地坐在咖啡馆中,享受片刻安宁。
一杯卡布基诺,一份香菇滑鸡堡,一听冰镇可乐,以及一阵6.4级的摇晃,坐了一下午——构成我的成都记忆。
后来看新闻,发现这一次余震又造成青川至广元的道路中断,数万间房屋倒塌,数人死亡。
这样的余震,还要持续多久?坐在出租车上,我问司机。司机答,听说要摇半年。
四川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乐观和幽默。他们说闹地震,说成“摇地震”。
出租车后视镜下,挂了好几对玉兰花。风一吹来,满车飘香。收音机里,主持人正用四川方言播报灾情——四川方言,说再严肃的事情,都透着一种幽默感。我对司机说出这种感觉,他哈哈一乐,说确实如此。
这种幽默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而人骨子里的坚忍与乐观,有助于希望在废墟上生长。
5月26日
星期一
杭州,坐车返回衢州
在杭州一个破旅馆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懒觉。清晨醒来,从来没有这么舒坦过,从来没有这么安稳过。
拉开窗户,外面阳光很好。我记起昨天飞机上的一件小事——
昨晚,我登上从成都飞杭州的客机,发现自己的座位——靠舷窗的26L,已经坐着一个孩子了,他旁边则坐着一位母亲。那男孩只有五六岁吧——看样子。
我歇下硕大沉重的登山包,然后告诉那位母亲:我的座位是26L。
她拿出机票来看,原来他俩的座位是靠过道的B座和C座。这时候,那男孩子就撅起了嘴巴,说就是要坐在这里。他眼睛看着窗外,充满新奇。
我立刻明白了。我说,那行,我们换个座位吧。我坐在了靠过道的B座上。
飞机起飞了,越飞越高,成都的城市灯火越来越小。我听到男孩一声声的惊呼,以及和他母亲的热烈的讨论……我把头靠在椅背上,忍不住会心一笑。
我看不见窗外的美丽灯火,但是我看见了快乐。
一场灾难,也许会改变我们很多。创伤,悲痛,也许也算得一种药吧,它让我们这个民族每一个人变得团结和紧密。它带给我们坚强,给我们信念。它也带给我们宽容和大爱。
我看见旅馆外面,杭州马路上的行道树,在这个夏季绿荫浓郁。而我打开手机,接到信息:藏族女孩仁真朗磋,震中幸存。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