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视窗 |
跌
代表人物: 范小姐 购置楼盘:阳明新城 时间节点:2006年2月
范小姐是位新上海人,四年前大学毕业后留沪。她一直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她认为,租房始终是权宜之计,拥有房子才算立足。
范小姐就职于一家设计院,去年起每月工资加上奖金近万元。她平时工作很忙,父母又不在身边,因此选房时定位于离工作单位近、房龄较短、带装修的两室。这样不仅省去了装修的烦扰,平时来个同学、朋友或是父母探望,居住也方便。阳明新城是杨浦区较早的一个外销盘,近10年房龄,离范小姐单位只有几站路,她一眼便看上了。在66.9平方米—74.9平方米的两房中,范小姐挑选了一套高层的68.18平方米两房,成交价68万元,单价近9980元/平方米。
当时汉宇地产市场研究中心资料显示,阳明新城在2006年前三个季度一直是杨浦区成交活跃的二手盘之一,由于房型、面积、配套比较符合年轻人需要,因此购买者绝大多数是年轻白领。以普装房为例,在2006年1-2月,阳明新城处于一个高价点,成交均价基本在1万元/平方米;到3-4月价格回到8500元/平方米;5-6月时,价格再次上涨至9500元/平方米;从7月之后,成交均价再次维持在9000元/平方米。在短短半年里,房价比当初买进时便宜了不少。
涨跌点评:小户型将是未来楼市供应的主力结构。从“90/70”政策的发布时间节点看,小户型的上市高峰期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显现,且主力上市区域就在中环以外地区。范小姐的购房地点看起来就有点尴尬。
代表人物:刘小姐 购置楼盘:国际华城 时间节点:2006年12月
说到浦东楼市,不得不提到“国际华城”。此盘南临世纪公园,西临陆家嘴金融圈,与李嘉诚先生的标地竹园新村为邻,东邻杨浦大桥,销售量一度荣登榜首。
此盘曾经是一房难求,楼还未完工、交房,已私下转换两三手的屡见不鲜。有投资客夸下海口:“只要是国际华城的房子,出来多少要多少”。谁知第一个吃蟹人已人去楼空,无踪可寻了,但谁是接最后一棒的人呢!
刘小姐是2006年5月份楼市最低迷的时候,以250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一套20楼的两居室准备自住。由于政策不断出台,股市走强,预期中的年底楼市走高未能出现,年末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小姐“屋漏偏逢连夜雨”。因公司运转出现资金短缺,刘小姐连还贷款都成问题,不得已以268万元的价格割爱,其中包括大半年的银行利息银行贷款因不到一年的惩息,税费,所有成本加起来还亏损5万元。刘小姐表示2007年想再买回该房。
涨跌点评:只要有新开楼盘,就有中介扎堆。这种现象反映了楼市一度投资现象盛行。如今,这些新开楼盘的二手抛盘量很大,可是那些扎堆中介门店中的大半早已人去楼空,因为只见抛盘不见成交,价格自然而然地逐渐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