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媒体视窗 |
自住宜投资。一个人买房,几年间,房价翻了一番,于是一夜乍富的故事在这个时代有持续的传播力和号召力。即使在“后调控时代”,当投机、投资渐渐从我们眼中消失,涨的愿望依然强烈地回荡在自住购房者心中。
能赚能守,才是赢家。一波上涨会创造很多赢家,一个回档,会让很多赢家变输家。在楼市涨涨跌跌的年代,让我们看看那些已经入市、敢于入市的人们在这波中是赢是输。
平
代表人物: 冯小姐 购置 楼盘:电影华苑 时间节点:2006年7月
都说楼市调控期不适宜投资客介入。冯小姐犹豫了一周,还是在2006年7月购买了新开楼盘电影华苑。
电影华苑的原址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拍摄生产基地,也就是现在的徐家汇零陵路。冯小姐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个楼盘的,80平方米的错层小户型一下子吸引了她。买,市中心小户型难觅,而且房子位于徐汇内环内,正对万体馆。不买,近2万元的单价有点高出承受能力,而且宏观调控让投资房产利润变小。左思右想后,“地随物走,房因地存”的思想战胜了犹豫。她坚信,地段的好坏肯定是房产价值首要决定因素。一周后,她以1.9万元的单价买了一套低层复式房。
如今,电影华苑二期也早已开盘并进入销售期。冯小姐上网查了查,两期开盘已经销售大半,前不久还荣登销售冠军。再看看价格,二期全部为全装修房,均价2.3万元/平方米。她初步估计,扣除装修、楼层高低等因素,当初购入价不亏甚至微升。她感觉像是吃了颗定心丸。至少,这套房子没有因为销售状况不好开发商促销变相降价。
对于交房后怎么处理该套物业,冯小姐也早有了打算。预计2008年前交房,装修之后出租。因为市中心小户型房源稀少,很对年轻白领租房“胃口”。即便自住也未尝不可。
涨跌点评:地段价值论是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论据。中心城区,往往成熟的商业中心是一个城市的黄金地段,具有人流量大、服务业发达、配套完善、高消费等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投资该地段的房地产业,也具备相对应的特点:房地产单价、投资总额大、回报率较低、回报较稳定。
涨
代表人物:吴先生夫妇 购置楼盘:上海绿城 时间节点:2006年4月
2006年是结婚大年,吴先生也是其中一员。为了买到一套楼盘品质好、同时性价比高的婚房,吴先生夫妇从年初起就一直在四处看房。层层筛选之后,他们将目标选定上海绿城。
吴先生夫妇都是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工作的白领,上海绿城无论是板块位置还是楼盘环境都很符合他们的要求。那时,上海绿城房价已经回落到12000元/平方米。但是,在市场上流通的两房房源也都在110平方米以上,总价高出预算。在买与不买之间两人再三权衡,最终还是决定买。因为他们觉得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楼盘,又碰上价格回落,放弃实在太可惜。于是在2006年4月,他们通过汉宇地产购买了一套114平方米的毛坯两房,成交价137万元。
如今,吴先生夫妇早已入住新房了。上海绿城的二手房价自从他们买入后就一直涨,到现在成交均价已经接近16000元/平方米。仅半年多,每平方米上涨了近4000元,这一算让小两口更觉得当初的选择很正确。
涨跌点评:不管楼市如何调控,好品牌会支撑坚挺的房价,上海绿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产品和价格都相似的情况下,消费者必然首选口碑好的项目和开发商。因为买了品牌发展商的房子,就好比买了一只“蓝筹股”,在收获增值服务的同时,还能增强产品保值增值的信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