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房产流动性不强,资金被房产“套牢”者不少。有没有既不用出售房产,又可令其迅速变现的办法呢?最简单的办法是以房产抵押方式向银行融资。
目前市面上此类金融工具不少,如工行的加按揭、幸福“+”、融资金账户等,只要善于合理运用这些工具,让其“生钱”并非什么难事。
首先,选择工具时,要“对症下药”。
如果房产系按揭购买,且贷款尚未还清,可选择加按揭或幸福“+”,这两个产品均属于在原贷款基础上追加贷款。
由于贷款的房产其抵押尚未完全“释放”,因此追加贷款的着眼点,只是足额贷款与剩余贷款的差额部分。如房产原价40万元,现升值为50万元,当初房贷25万元,目前尚余20万元未还清,那么就可以向银行申请最高15(50×70%-20)万元的加按揭贷款。
其次,根据贷款使用灵活性要求作选择。
使用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可选择幸福“+”和融资金账户,这两个产品均采用循环授信贷款方式,相当灵活。
循环授信指银行给予一个授信额度,在有效期内循环使用。通过循环授信,借款人能在额度和有效期两项基本约束条件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何时借、借多少均由业主自己做主,且能够随借随还,无需笔笔申请。
最后,根据所需资金量大小选择。
贷款额度大小,取决于所抵押房产,如果是没有贷款的完全产权房产,可贷额度当然要比仍贷着款的房产来得多。
融资金账户是面向具有两套以上完全产权房的高端客户,通过它,借款人最高能获200万元融资。
幸福“+”,面向以房产作抵押的个人贷款“老”客户,包括贷款已结清的,即无贷款的房产也能申请,因此可贷额度也较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