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长更高怎样运动是有讲究的
(2012-11-27 13:04:35)
标签:
育儿 |
决定身高的几个因素
一般来说,身高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遗传,占70%,此外30%取决于运动、营养、环境和社会因素等。人的身高与父母的遗传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青少年时期通过专门的长高训练是可以增高的。
在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何时身高长得最快?研究证实,绝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的身高突增高峰为女孩12岁左右、男孩14岁左右;90%以上女孩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在11至13岁之间,男孩为13至15岁之间。为了让孩子长得高一些,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在生长快速期的运动和营养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表明,春季的3至5月儿童生长发育最快,其中5月的平均身高增长达7.3毫米,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月份。
而好多来后儿保优势成长中心的孩子,专家也是利用机构专业的评测设备+科学的数据分析+当时的季节时间+饮食方案+运动方案+定期的监控跟踪来解决孩子健康相关问题的。
骨骼生长少不了运动
后儿保专家介绍,适量的运动可增加对骨端骺软骨的刺激,加速骨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运动中适宜的负荷则能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实。此外,锻炼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这样,孩子的个头也就自然长高了。运动对身体影响是全方位的。运动使人兴奋,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状态;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了消化吸收的功能,使人吃得香、睡得香;长个子的时间是在夜间11点至凌晨3点,良好的睡眠又促进了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分泌,有利于长高。这样的良性循环只有靠科学合理的运动才能实现。科学研究显示,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少年儿童,经常参加运动的比不爱运动的平均身高要高4至8厘米,有的甚至更多。
并非所有运动能长高
骨骼的发育一定程度上来自纵向的压力,过强的压力
(举重等等)会让骨骼在纵向难以生长。简单来说,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都有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有氧运动 包括游泳、慢跑、骑车、球类运动等有氧运动。通过大肌群参与有节律的反复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激素分泌。有氧运动最好每周3至5次,每次30至60分钟,每天不超过2小时,可分2至3次进行。
2、弹跳运动 人体的高矮主要由下肢骨骼长短决定,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等弹跳运动,可使下肢得到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加速骨骼生长。弹跳运动以每天1至3次,每次5至10分钟为宜。
3、伸展运动 引体向上、韵律操、太极拳、踢腿、压腿、芭蕾舞练习等伸展运动,可增加柔韧性,使身体变得更加轻松和灵活。配合前两种运动,每周进行3至5次。 本报记者 秦东颖
后儿保健康管理师提醒父母,这些运动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要就每个人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运动,那样效果会更理想,更适合孩子的生长。因为孩子的生长期是如此的短暂,错过了就要遗憾终生,所以不能尝试,只能针对孩子进行合理的运动方案,加上饮食方案方可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