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健身运动技能基本准则身体素质耐力小徐健康 |
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是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协调等多种能力组成的。这些具体素质均有自己发育和发展特点,如柔韧和灵敏协调素质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是在儿童期,11岁以后二者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而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的最快速提高时期是在17岁以前。可见,儿童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关键时期。
在各种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是基础。以往对于儿童少年采用抗阻力练习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许多学者认为在青春期前期的儿童不可能获得力量,而且力量练习还容易导致发育中的骨骺生长板的损伤。然而近二十年以来,相继有研究报道力量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儿童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而且对儿童身体健康、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亦大有裨益。
对于儿童少年力量练习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正确的教学、科学的计划、周密的监测和完善练习器械是力量练习安全而有效地进行的根本保证。儿童力量训练的基本准则如下。
例如,进行排球、游戏、踢毽子和耐力跑等,经过3年的坚持锻炼,学生不仅耐力和力量素质显著增强,而且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及身体机能全面提高。儿童少年时期是身体协调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7~9岁)向对称协调转变,9~13岁在完成最大速度的动作时则完全由对称交叉反射协调关系取代,且13岁以前两腿交替动作的速度达到最大值。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练拳1年以上)的学生,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而且还可积极地促进肌肉力量、肌肉间的协调能力的提高,使身体的平衡、灵敏和柔韧素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