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发生命的潜力—一名腰痛17年的骨科医生自我治疗经历(下)

(2007-04-28 06:48:48)
标签:

腰痛

脊柱

郭险峰

康复

积水潭医院

分类: 养生·长寿·保健

   激发生命的潜力—一名腰痛17年的骨科医生自我治疗经历(下)

  • 全新的理念

    一直以来,我把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理解为日积月累的磨损,却从未深思过其中的原因。现在,我终于认识到,肌肉的功能紊乱先于骨骼的磨损,是早期腰背疼痛的原因,但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会产生椎间盘和骨骼的病变。

    大多数慢性腰痛患者去医院就医时,医生在看完X光片或CT片时,往往说“骨头没大问题”,这句话没错,因为,根据欧洲和美国专家的详细研究,引起大多数腰痛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的功能紊乱。原来,在我们的体内,围绕着我们脊柱(颈椎、腰椎)的肌肉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在我们背部,大家都可以摸到的强健的大块肌肉,医学称为“动力肌”,当我们搬取重物时,主要是这些肌肉在发力。而在身体深层、我们触摸不到的地方,紧紧贴着椎骨有一些小型肌肉,称为“局部稳定肌”,最主要的肌肉就是多裂肌,这些肌肉并不强壮有力,但对椎骨起着很好的控制和保护的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把一节节紧密联结的椎骨想象成为一艘航行的龙舟的话,局部稳定肌是龙舟最后负责掌控方向的舵手,动力肌就是那些奋力划桨的桨手。即使龙舟再坚固、桨手再强壮,如果舵手不能很好的控制方向,东撞西碰之下,这龙舟也就不免伤痕累累了。同样的道理,局部稳定肌萎缩、无力、控制失灵时,我们就会感到颈痛、腰痛了。

    肌肉出了问题,打针吃药是很难好的,关键在于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恢复局部稳定肌的功能。根据从奥利沃先生和皮特先生等专家学到的训练原理,我为自己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通过系统的运动康复,终于摆脱了困扰自己长达17年之久的病魔。我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腰部的保护,如养成下蹲干活的习惯而不是弯腰干活,长时间站立时保持两腿分得很开,尽量将一条腿放在跟前的小凳子等物体上以使髋部微屈(这样可以减轻腰部受到的压力);二是进行了一个阶段(每周三次连续六周)的系统训练,主要是利用积水潭医院引进的德国的Tergumed脊柱康复工作站、挪威的悬吊运动训练设备练习腰部的稳定肌;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巩固性的练习,有几个训练动作向大家推荐一下:仰卧在床上,左腿屈曲,然后腰背发力,以左脚、双肩为支点,将右腿、臀部、背部抬起,右腿还可以在空中摇摆几下增加腰部控制的难度,做20-30次,再换成以右脚为支点完成相同的动作;每日练习提肛收腹60次,提肛收腹后应维持30秒以上时间、同时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不要憋气;使用一个直径60厘米左右的训练球,用双腿夹住,然后屈曲髋部将球夹起在空中左右前后摇摆60次;俯卧在床上,背部发力使头颈和双腿向后伸即所谓的燕子飞,但同时上肢、下肢一定要交替摆动以锻炼腰部负责控制的稳定肌。

    激发生命的潜力—一名腰痛17年的骨科医生自我治疗经历(下)

  • 激发生命的潜力——西医的气功

    我使用以上的技术,不仅治好了自己,还治疗了大量颈痛、腰痛、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而其中的一些患者,甚至出现戏剧性的效果,使我深感自豪。一位反复腰痛十几年的患者,仅仅一次治疗后,就兴奋的告诉我“感觉几乎全好了”;另一位被慢性颈痛折磨多年的患者,因为症状迅速缓解,高兴的对我讲终于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了。当运动治疗超过两周后,很多患者在病情改善的同时,还变得面色红润、双目有神,感觉就像很久以来一直淤滞的血脉被打通一样。其实,运动疗法所训练的这些局部稳定肌,正是人们作各种动作时的关键所在,也可能就类似于祖国医学所描述的穴位了吧,因此,把这种先进的运动治疗称为“西医的气功”也不为过。

    在我医学生涯的前十几年,我习惯于通过药物、手术这些方式由外而内的治疗疾病,是药三分毒、更别提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了。深思背后的原因,觉得自己有一种误区:即高高在上,将患者当成了一台被动的等待修理的机器,完全忽略了人体自身的潜力。然而,通过近几年的医学实践,我深深感到人类的身体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当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可以激发这些潜力,由内向外的治疗很多疾病。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将是未来的医学发展的潮流,和谐、自然、绿色,将带给我们更健康的生活。

  • 忠告

    我通过药物、手术治疗了数以千计的脊柱疾病患者,又采用最先进的保守治疗技术治疗了很多患者,可以说横跨手术与保守治疗两个领域。根据自己的经验,在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单纯的颈部疼痛、腰背疼痛时,采取科学的运动训练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安全的,而由于这种先进的理念尚未普及,患者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片面追求各种被动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理疗、推拿按摩等,凡事等医生“照顾”。另一种是但求一劳永逸,希望手术解决所有问题。殊不知,如果病痛是由肌肉病变引起,在骨头上动手术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还有很多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对疼痛采取默默忍耐的方法,不主动寻求积极的治疗,殊不知,水滴石穿,由于肌肉不能很好的保护脊椎,可能导致脊柱迅速的病变,最终丧失保守治疗的机会,只能采用手术治疗一条路了。另外,由于不了解运动训练的原理,多数患者仅仅采用燕子飞、双腿搭桥等动作进行训练,这些动作主要训练的是动力肌;只有采取如上文所描述的动作,才能训练多裂肌等局部稳定肌——在做这些动作时,患者可以明显感到紧贴腰椎两侧的肌肉紧张并产生酸胀的感觉,而不是整个背部用力的感觉。最后,对部分患者,腰痛可以作为心理压力的躯体障碍表现出来,少数久治不愈的腰痛患者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就如同我在读研究生时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腰痛加剧一样。

作为一名曾经的病号,祝所有的腰痛患者早日康复。

    北京积水潭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主任  郭险峰

    咨询电话:010-58516756,585171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