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养生·长寿·保健 |
1. 肾结石概述:
在我国南方沿海诸省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20-50岁,病因较复杂,结石形成机制尚未清楚。肾结石左、右侧发病率差不多,双侧肾结石发病率约7%-10%,结石的位置常见于肾盂内约占80%。肾结石可分为含钙肾结石、尿酸结石、感染性结石等。含钙肾结石以草酸钙和磷酸钙为主,占全部尿结石的80%—84%。其他罕见结石,如长期用药引起的结石,服用磺胺类药物最易形成结晶的是磺胺嘧啶,如辅以碱化尿液药物或多饮水,可防止磺胺结晶形成。
2. 临床表现:
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无症状,特别是较大的结石。较小的结石活动范围大,当小结石进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时,引起输尿管剧烈的蠕动,以促使结石排出,于是出现绞痛和血尿。
2.1 疼痛:
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可分为钝痛和绞痛。40%—50%的病人都有间隙发作的疼痛史。疼痛常位于腰部和腹部,多数呈阵发性,亦可为持续疼痛。有的疼痛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活动或劳动可促使疼痛发作或加重。肾结石绞痛呈严重刀割样痛,常突然发作,疼痛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或股内侧,女性则放射至阴唇。肾绞痛发作时,患者呈急性病容,蜷曲在床,两手紧压腹部或腰部,甚至在床上翻滚,呻吟不已。发作常持续数小时,亦可数分钟即缓解。肾绞痛严重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脉细而速,甚至血压下降,呈虚脱状态,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绞痛发作时,尿量减少,绞痛缓解后,可有多尿现象。
2.2 血尿:
血尿是肾结石另一主要症状。疼痛时,往往伴发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以后者居多,大量肉眼血尿并不多见,体力活动后血尿可加重。
2.3 其他:
肾结石患者尿中可排出沙石,特别在疼痛和血尿发作时,尿内混有沙粒或小结石。结石通过尿道时,发生阻塞或刺痛。肾结石的常见并发症是梗阻和感染,不少病例因尿路感染症状就医。梗阻则可引起肾积水,出现上腹部或腰部肿块。
3. 诊断依据:
3.1
发生于结石流行地区,如有显著的肾绞痛并镜下血尿时,即可肯定诊断。
3.2 泌尿系X线平片显示肾区阳性结石影。
3.3 尿路造影显示结石影。
3.4 超声检查显示肾区结石。
肾结石的诊断一般不难,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X线照片,化验检查,多数病例可以确诊。但不能满足于诊断肾结石,同时应了解结石大小、数目、形态、部位、有无梗阻或感染、肾功能情况、结石成分及潜在病因等。如不进行结石分析或放弃结石病因检查,往往会使本来可以预防的结石复发,造成更不利的后果。
B超及X线泌尿系平片是诊断肾结石最常用的检查方法。90%以上的肾结石X线平片上显影,显影的深浅和结石的化学成分、大小、厚度有关。不同成分的结石,按其显影的满意程度依次排列为草酸钙、磷酸钙和磷酸镁、胱氨酸、含钙尿酸盐,纯尿酸结石不显影。结石在平片上显影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结石大小、肠气多、肥胖患者,显影常不满意。B超检查有助于对积水、结石等病变的诊断,特别是对无症状结石及X线不显影的尿酸结石意义更大。B超应与其他检查方法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