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穀】元宵节:源于平定“诸吕之乱”的说法

(2019-02-19 13:44:47)
标签:

元宵节

诸吕之乱

正月十五

分类: 大千世界

元宵节:源于平定“诸吕之乱”的说法


【若穀】元宵节:源于平定“诸吕之乱”的说法
祝各位看官元宵节快乐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元宵节的夜晚,天上皓月高悬、星斗满天,地上白雪满地、灯火阑珊。赏月、点灯、猜灯谜、吃元宵,其乐融融。要不元宵节怎么又叫“灯节”哪。

      说起元宵节,它兴于汉、盛于唐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汉文帝时有了元宵节后,元宵节的节期就只八月十五这一晚,而唐代节期三天,宋代则五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长假了。而且元宵节猜灯谜也是从宋朝开始的。到了明代过八月十五,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要整整闹十天。到了清代过节也赏假三天。历朝历代的诗人词家更为元宵节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唐苏道味在《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朝姜白石有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宋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代的元好问诗曰:“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明唐寅在《元宵》一诗中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说到元宵节不能不说它的来由。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可是众说纷纭。其中之一的说法是与汉周勃、陈平剪除“诸吕之乱”有关。

  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生性懦弱,吕后(雉)临朝称政,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刘盈死后吕后专权,把刘邦创立的刘家天下变成了吕氏家族专权。朝中周勃、陈平等老臣和刘氏宗室因惧怕吕而敢怒不敢言。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80年,即汉高后八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叛乱,夺取刘汉政权。齐王刘襄随即调集军队,高举“率兵消灭不应当为王的人”的旗帜发兵西进。相国吕产派遣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战。灌婴本来是汉室开国元勋,是忠于刘氏王朝的重要人物,领兵到莱阳后,安营扎寨,并派人与齐王联合,按兵不动,只等吕氏集团反叛,以率兵击之。在长安城里,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私下密谋策划,设计让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进入军中号令“拥戴吕氏的袒露右肩,拥戴刘氏的袒露左肩!”军中士卒纷纷袒露左肩,呼声震天。周勃很顺利地将北军控制,成为反吕的一支主要部队。接着,周勃命令朱虚侯刘章率兵千人以进宫护卫皇帝为名,伺机捕杀了统率南军的相国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分派人手去捕杀诸吕,不论老少全部处死。至此,吕氏集团被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集团手中。”

  诸吕之乱平定后,周勃、陈平等大臣拥立代王刘恒即帝位,是为太宗孝文皇帝。即位后,刘恒大赦天下,休养生息,并深感盛世来之不易。因平息“诸吕之乱”是在正月十五日,每到是夜,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汉文帝也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汉文帝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古时,“夜”同“宵”,正月同“元月”,元宵节的这一夜叫“元宵”,又称“元夕”、“元夜”。在汉武帝时创建的“太初历”,将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每逢这一天,就把宫内的灯盏全部打开,但只限于皇宫,并未形成民俗。

  元宵节与源于汉代平定“诸吕之乱”只是说法之一。其余许多的由来不一一例举。

  在此祝各位元宵节快乐!


更多的老北京故事,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四九城内

 【若穀】元宵节:源于平定“诸吕之乱”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