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典籍中对“中国”的记载

(2010-01-19 09:30:09)
标签:

中国

疆域

杂谈

分类: 大千世界

 古代典籍中对“中国”的记载

 

古代典籍中对“中国”的记载

 

    中国,在历史上又称九州、华夏、中华、神州、赤县等。公元前5世纪中原一带的华夏部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中国古代的经史典籍中就有对“中国”一词及位置的记载。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位于正中,且古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乃“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之意,故称中国。对于中国一词,不同朝代的典籍。有着不同的表述。

 

古代典籍中对“中国”的记载

1418年的中国地图 

    一、京师说:

    1、《诗经·民劳》:“中国,京师也”。
    2、《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与第三节“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对文。
    3、《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4、《孟子》记载齐王对大臣说:“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在京城中给孟子盖间房)
    5、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二、中原说:
    1、东周时,“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2、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3、《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4、《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其中“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称为“中国”。
    5、《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6、《资治通鉴》:与中国抗衡。

 

古代典籍中对“中国”的记载

古代中国地图


    三、华夏族居住地说
    1、《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2、《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3、《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工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4、《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

 

古代典籍中对“中国”的记载

商代疆域图


    四、中央之国说
    1、北巍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
    2、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五、中原人说:《三国志》:驱中国士众。

    六、国名说
    日本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存藏的190年毕业纪念提名录第四册,有95人执笔提名,有33人只写名字,不附籍贯,但在附籍贯的62人中,其中有18人写支那,12写清国,7人写中国或中华,25人不附国号。因此,“中国”这个词开始具备国名简称的含义,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事情。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称为“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金与南宋,都自称“中国”。而真正把“中国”做为国名,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 

    1949年全国解决后,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狼性狼行
后一篇:《乐陶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