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诞节”即将隆重登场
时下的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地方越来越多,人们也随着畅行无阻的接轨,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人文,去追寻着洋人的节日。追寻中,耶稣诞生为教民提供了追思和欢呼的日子,也为西方的人们提供了兴奋、期盼的契机。
圣诞节又快到了,“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即将同“月饼”般如雷贯耳刮来。突然,人们抬起头发现,圣诞夜的月亮要比中秋的圆,圣诞夜的雪似乎也比大年三十的雪祥瑞许多。况且年三十也没有白胡子红衣老人给我们带来礼物。
于是,过了几千年春节、中秋的街坊四邻们开始了躁动,过圣诞吧,虽然不知圣人是谁、诞生了那位。
于是,过了几千年春节、中秋的街坊四邻们在那夜晚的12点欢呼雀跃着,洋人的节日毕竟多姿多彩,洋人的节日又是那样的浪漫。
于是,在圣诞的前夕,以过圣诞为主的洋人们纷纷回到了他们的国度去过属于他们的“春节”或“中秋”。
于是,在圣诞的夜晚,以过春节和中秋为主的人们扶老携幼离家去欢度圣人的诞生,去享用商家瞧准机会而奉献的超值大餐。疏远了原本热闹非凡的“春节”和“中秋”。
跟风吧,谁让这风从我们身边刮过;
接轨吧,谁让这轨从我们身边铺过。
可能我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的缘故。一个信仰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国度,我们把孔子当做圣人,何时把耶酥当成了我们的先师。假如有一天我们遇到这样一道问题:“圣诞节”是怎么回事,估计既回有人答是“纪念孔子”!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了的今天,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的兴起,而一些所谓的传统节日的逐渐淡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想,如果是趋势那么就让圣诞节、情人节来的更猛烈些吧,让我们的春节、中秋远远的离去。既然不能免俗,也不得不编些短信发给好友“祝贺”一下:
《关于"圣诞节"的最新公告》
考虑到我国人民越来越喜爱洋节,同时也为更好地纪念我国举世公认的圣人孔丘先生(孔子),同时将我国圣人与国际传统的圣诞节相结合。经研究,决定:
一、将孔子诞辰日更改为每年的12月25日。
二、为与国际接轨,将12月24日即孔子诞辰的前晚为"圣诞夜"。
三、由于孔子降生时未出现难产。故"圣诞夜"称为“平安夜”。
四、因孔子是黑须。自今年起,我国“圣诞老人”确定为黑髯。
五、“圣诞老人”服装颜色不变,仍沿用国际传统的红色。
六、“圣诞老人”所发圣诞礼物不变,但自今年起增加《论语》。
附:中国圣诞老人 - 《孔子标准像》
以上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如急风暴雨般的西方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哪?我们的传统节日哪?好在国家重新编排的要放假的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中秋、清明。但据最可靠的消息
– 圣诞节未列其中。我想,不再于一个圣诞节,关键是对我们传统文化、习俗的不利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