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央企高管被限薪到“吃饭问题”
吃饭 --
千古欢喜忧愁事
所谓“高管”全称当为“高级管理人员”,大概就是常说的企业“领导干部”,是党员的则称“党员领导干部”,非党员的可称“领导干部”。如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再或是与国际接过轨的CEO云云。昨日,见媒体报章有国资委《央企高管“限薪令”7月出台》的报道,其主题词该是“不搞“一刀切”及“结束高管‘自定薪酬’”,并称“高管的薪酬总体水平可能低于之前公布的53.1万元。”。
由央企高管的被限薪和“自定薪酬”,让我联想起两个话题,一是“吃饭”--
百姓千古的欢喜忧愁事;二是“创造历史”--
英雄还是奴隶。就百姓而言,饭比天大。还是说吃饭吧。因为高管再限薪,影响不了吃饭问题,而百姓.......。

中国自古流传着两句关于吃饭问题的话:一是《管子·牧民》篇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一是汉朝郦食其说的“民以食为天”。天下大事什么事第一啊,吃饭第一。人家告子早就说了:“食色,性也”,这是人的本性最大的需求。难怪《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话还不明白吗,吃饭和“那事儿”同等的要紧。所以说啊,天下大事“惟此惟大,吃饭比天大”。谁说的。嘿嘿,我说的。
首先要解释吃饭为什么成了千古欢喜忧愁事?因为吃饭从解决温饱、到享受美食,再到把挪作它用。应该说吃饭这挡子事儿,自打有狗哪年开始就变了章法,而切是变着法儿的变,直到现在也没消停。您甭不信,听我慢慢儿跟您说。现从古时候的皇帝说起,就把吃饭当成了工具。
没当皇帝的要杀个人得吃饭,比如项羽的“鸿门宴”;当了皇上不塌实,非要解除下属官职得请饭,比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虽说是酒,但人家老赵决不会光拿酒就打发了,肯定是个不错的饭局,“杯酒”显的高雅不是吗,总不能说“碗饭释兵权”吧,要真这样,那要被释兵权的高级将领真是吃货了,是不是这话您恁。
前面说的是没当皇上和当了皇上的整饭闹事,还有一位是当过皇上的。卸了任的老皇帝临了要回光返照一下,请几十年的老臣聚会得有饭,比如乾隆爷的千叟宴。
做官、当官就更是把吃饭当成了“玩意儿”。

没当官的时候想当官,要当官您得请饭;当了官的求上司和同僚办事您得请饭;官没当好惹了乱子您得请饭;当官的要抓钱求上差闭上只眼得请饭;当了官办案办走了眼怕挨参您得请饭;外官的进京述职要京官多言好事得请饭;当官的亲戚犯了案要放一马得请饭;当官的瞧见下属有了好物件不能直接要得请饭;当官的年节得饭(上请);有了业绩得请饭;没业绩得请饭;无能得请饭;让人抓了把柄得请饭。
商家做买卖也如事。要赚钱揽生意得请饭;要带红顶子得请饭;要炝别人生意得请饭;得了利得请饭;让人抓了话把得请饭;要少交利得请饭;与官员谈事得请饭。至于百姓就甭说了,要办事那是事事请饭。还不仅如此,为了这口气儿得沿街讨饭,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前面说了无数的饭,但饭与饭不同,反官、商、百姓到裉节儿上的饭,则都与钱相拌,今日说仅饭,钱则省略。
前说古人,再说现在。企业办事得请饭;企业利益均沾得请饭;企业逢年过节得请饭;企业与企业、官员与官员、企业与官员、商家与商家、商家与官员、商家与企业都得请饭。而全国请饭的银两达千亿。一顿饭,变化万千,作用无限,而且围绕着饭是花样翻新。

我常想,这人要是不吃饭,该是多美妙的一事啊!
高管不请了、商家不请了,那百姓也就自然不请了,钱都入了正途,福了百姓,建了国家。
最后再说点傻话:
假如人能不吃饭,不会有人饿死,世上不会有悲惨发生。
假如人能不吃饭,人口与资源的问题也就不会那么棘手。
假如人能不吃饭,恐怖与暴力的事儿不会常在。
但是,人能不吃饭吗?不能,这不符合能量守恒?人还是要吃饭,但别把吃饭从生存引入歧途。
前面说的是吃饭问题,够欢喜、够忧愁。由央企高管限薪想到的第二的问题则是“英雄还奴隶创造历史”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