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事” – 痛并快乐着

(2009-02-20 09:02:59)
标签:

购房

快乐

杂谈

分类: 时弊杂谈

“房事” – 痛并快乐着

 

    原本文章的标题是《房事 - 痛并快乐着》,有点淫秽,您可别往歪处儿想,说的“房事”是“买房的事儿”。
    早几年前,这房地产开发商好么泱的认准了人们都吃了夜草,彼彼开发。可这人们哪,不管是不是头晚儿吃了夜草,也纷纷动了爆富之心,“负翁”、“负婆”陡增。您可别马虎,这“负”不比财富的富,而是负债的负。挪用没影儿的明日银两,办今天的事儿,其实就是超前负债消费。没折,已然成潮流了。欢喜之余,入住之后,自然也明白了许多,便有了感叹。这背着包袱的日子确实不是那么好过。要不当年作者给《白毛女》的爹,起了个杨白劳的名字,后来喝了盐卤哪。但现在的人们在乎面儿,
也只能说说我是负翁,但别写出来,要是写出来区别就大了去了。音同字不同啊。
    这“负翁”买了房,入了住,便得(音:DEI读三声)捂紧钱袋过日子,这每月发了工钱还没捂热乎,头挡子事儿就是给银行发响。原本好好的日子,这倒好,起码得当二十、三十年的债务人,也别说,债权人也是咱啊。 
    这俗话说的好,在人屋檐下谁敢不低头啊。这债还的了还不了,全凭单位的买卖如何,这还不算,原本有点小脾气,估计在单位是不敢发了,这真要发不对付,让领导扣个几斗红高粱,这不就全泡汤了吗。这开源没了戏,就只剩下“节流”。有一享受过“房事”的朋友说的好,我原来的梦想是摄影,自打“买”了房,相中的相机就没敢开牙。放弃爱好是小,最烦的是开源的环境变了,怎么变了,工钱减了呗。本来算计好了,首付、月供多少,钱包还剩几个子儿,但这计划跟不上变化,央行的利率调整了不说,单位也跟着起哄,把工钱减了。所以这朋友的钱包等于划了一个大口子,这口子还不能补,这心哪,底线全没了。
   
现而今,大多数负翁、负婆对未来又有着很高的预期,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使他们成为了负债消费、特别是住房贷款消费的主力军。有份资料显示,这房贷的违约人,也就是那不按点儿还钱的,三、四十岁的人据多,因为年龄的人儿对自己个的收入预期普遍偏高。换句话说,就是不太晓得自己今后,能吃几碗干饭。有一教授说了,“我觉得现在也不要一窝蜂,年轻人听说了贷款于是大家就拼命地去贷款,首先自己的职业收入有多少,如果算一算自己的收入,三、四十年都还不上这个钱,那我们就劝你,你先不要贷款,你先去挣钱吧”。还有一政府官员兼学者也说了“你的负债和你对未来收入的期限,特别是对未来的利率走向要有一个预期,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基本上在合同里面,是我们消费者自己承担,利率风险的,现在是五点几,如果我们将来利率上升到了七点几八点几的时候,你大概每个月的支付的压力能不能承担”。
   现在由于金融危机,房价走低。房地产商们开始叫唤着。但您毕竟神气了许多年了。本人也查了查资料,个人消费信贷1997年172亿元,但到2004年上半年,就已经突破17000多亿元,8年间增长了90多倍。您细一琢磨,这可真是通并快乐着。
    怎么这么说哪,您想啊,这个人信贷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家庭债的迅速累积。这资料上说了,据央行统计,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而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也只有115%。由于缺乏健康的消费理财指导,我国内地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达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并且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而在西方发达国家,40到70岁的中老年才是奢侈品的消费主力。
   
上面这些个事儿,还真得让负翁、负婆们关注:这一,超前消费会对家庭生活的不利影响;这二,如何量力而行避免超前消费风险。对这些,专家提了四大原则防止个人过度负债,一是您的未来支出做出基本规划;二是买点儿适当的保险;三是自己个儿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这四负债消费的人,还应该对利率等政策杠杆的变动保持敏感。您想啊,别说负翁了,就是富翁这四点也都得经常留神啊。
    报上登了一事说,北京一单位的小伙子对北京的楼盘和房价了如指掌。最近刚买了一套房子,首付20万元,贷款20年。这小子感叹:“我工作十几年,积蓄20多万元,这次拿20万元交首付,我的月收入不到6000元,每月还贷近2000元,孩子上学开销400多元,家里生活费用只剩3000元左右了,现在孩子还小,上学开销不算太高,往后费用多了怎么办?妻子在医院当护士,每天累得要死,我工作强度也很大。买房压得我快喘不过气来,一想这事就整夜睡不着。”想买房又怕买房,买了房的要节衣缩食努力还债,幸福感大大降低了。
    房价飙升,北京的房价飞涨,牵动着不同利益人群的神经:让有意或正在购房的人焦急不安,让投机人躁动不已,让售楼人趾高气扬。究竟房价与收入产生了必然的关系,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昌盛,买房成了负翁后幸福感大大降低,高档房越建越多,普通房越建越少,富翁们的需求掩盖了负翁的需求。谁在炒房?政府如何作为。这不前段时间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愿能够起效。
    痛,并快乐着;谁痛,谁快乐;谁欢喜,谁忧愁。
    得,大周末的给您添堵了。

后记:

   
房子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很多物质与人类的关系学。房奴是:每个月发工资后先把按揭款打入卡中等待银行残酷地提取。有车之人看见油价又涨了就会心中一沉,无车之人打的时紧盯着里程表心惊肉跳,老婆不能买五百块钱以上的衣服,孩子不能随便吃哈根达斯,等到六十多岁把按揭还清,于是心中欣喜若狂,某日早上脑溢血突发, 死于“非命”。
    别用自己的骨头熬一锅理想的汤,房子不是房子,房子是爹妈,平时有的人连爹妈都没那么孝敬,但每人每月恭恭敬敬地把上千银两交给银行,同时克扣给爹妈的银两。这就是既没吃夜草、也没肥的业主的生活,很现实,这辈子不是为自己活的,而是为房子活的。等到还完贷款,房子又成贫困房了,只有把换房的任务交给儿孙,让他们继续使命。
    但愿儿孙们都吃了夜草,不痛,光快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