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接着“忽悠”!
自从本山大叔把东北口儿的小品带春晚,有个词儿大江南北的一痛忽悠,这词儿便是“忽悠”。
要想干成一事儿,正道走不成便得“忽悠”,给你“忽悠”要九霄云外,或如坠五里烟云之后,自行车换了木拐,还外加了一块手表,而且还得跟咱说“缘分哪”、“谢谢啊”。靠了忽悠,西拼八凑的便有了“老虎照”,“周老虎”便晓谕全球,还忽悠了众多的“挺虎派”。就拿时下播完的《鹿鼎记》来说,韦小宝把自己忽悠成了“鹿鼎公”,又忽悠成了“白龙使”,还忽悠成了七位美女的丈夫。而外国的《一仆二主》中的特鲁法儿金诺也得忽悠,否则在两位主人前必得穿帮。

照片摘自网上与文章内容无关
关于忽悠,现而今忽悠者甚多,被忽悠者甚多,观忽悠者甚多、策划忽悠者也甚多。然而,忽悠者有时也是被忽悠者、被忽悠者有时也是忽悠的策划者,被忽悠者和忽悠者及忽悠的策划者也是观忽悠者。被忽悠多了、看忽悠多了,就成了忽悠者和策划忽悠者。这世界就是这样,应了一句拉话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像人的了感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传染上,而又去传染了别人。
现在忽悠的事儿挺多,引伸而去,也叫诈骗、策划、包装等等,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圈子而已。就如同本山大叔的小品,让好好的一个人,把自行车和手表换了一付残疾人的拐。
现在细想想,大概忽悠可以被列入“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踢寡妇门、挖绝户坟、打瞎子、骂哑巴”行列。无论是忽悠人,还是被忽悠者,都是受害者,被人害、被己害,最终是被忽悠害,到了最后忽悠者,连自己都不会相信了。
被忽悠就如同公园儿童游乐场的“荡秋千”和“转椅”一样,忽忽悠悠、晃来晃去、转来转去,让你晕晕乎乎、如坠五里云雾般的到落地,赶紧找个地面或怀抱投入进去,而甚觉温暖和安全。等你醒过梦儿来,才知道这是被“秋千”和“转椅”忽悠的结果。便发誓再也不去坐了。但离开“秋千”和“转椅”,见了过山车也还是要去感受一下“新鲜”,美其名曰是“刺激”。但到最后,便又下了决心,不再被这劳什子的东西摆弄。
忽悠者的巧言和歪脑筋就是深入分析了人的心态之后的“成功”策划。有资料曾揭露一、二:
1、确认忽悠对象有被忽悠的潜力。否则,忽悠不成反被忽悠,岂不悔了一世名声;
2、确认忽悠对象是否是一忽悠腿就瘸,二忽悠俩口子就分别,岂不是惹火上身;
3、凡事有个度,忽悠也要适可而止,凡被忽悠一次的同志不宜再忽悠第二次;
4、掌握分寸,儿童、未婚女、年长者、沾火就着者、应急犯病者、智商高的禁忽悠;
5、要掌握技巧,忽悠动情时要眉飞色舞,关键处情真义切,直到对方信以为真止;
6、忽悠时间选在节假日、饭后、班后、班前等空闲时间,以利于被忽悠同志反复回味,揣摩,直至达到五迷三道,听啥是啥的最高境界;
7、平时坚持瞪眼说瞎话的常规训练,直到任何情况都不笑场露怯为准;
8、忽悠话题宜轻松,含而不露,以高智商人士三天后渐觉被忽悠为最低忽悠标准;
9、慎用“谢谢啊”、“我就纳了闷儿了”“没病走两步”等顶级忽悠语言;
10、忽悠者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忽悠作风,逢人且做三分忽悠,切勿不该忽悠盲目。
以上十项从反面给大家提个醒,可以观察谁在忽悠,也可以验证您是不是正在被忽悠。
忽悠者沾沾自喜之余随时堕入自己掘出的黑洞,最终作茧自缚,名誉丢掉事小,落下个无人敢沾、无人肯理的地步岂不孤独寂寞。如把“忽悠”二字与“诈骗”比较,它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就更不能和策划、包装相比了。
现在似乎什么都可以忽悠,房地产得忽悠、股票得忽悠、娱乐得忽悠、绯闻得忽悠、好男好女的PK有忽悠,就是博客也有人靠它忽悠,一会说你中了数万、一会说你中了笔记本。就是四大名著也常被忽悠着改来改去的浪费胶片。有一天,忽悠这个词在大地上消失了,那不是没人忽悠了,就是所有的人被忽悠了。
有些人物欲横流,利欲熏心。一些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大加忽悠,来蒙骗广大民众。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成为被忽悠的对象。这些忽悠者惯用伎俩就是“伪装(或包装、或策划)”,伪装的让你看不出来他是在忽悠你,甚至你一辈子都蒙在鼓里。
有人说什么都可以忽悠,就是别忽悠孩子。这话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