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招安是必然选择
“梁山的前途毁于宋江的招安”,谁在说,大家说!
综观中国的四大名著,虽出自不同的朝代,也非同一作者而写,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四本书了的“领衔”主角宋江、刘备、唐僧等,都是窝囊废。但抛开历史事实,仅以书而论,依我看来,放下刘备、唐僧以后再说,单说宋江,其谋略既深且大。
纵观《水浒传》,宋江上山当寨主起,从改聚义厅、108将排座次再到接受招安、打方腊,无一不显示出其惊人的谋略。
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作为一项基本“寨策”来抓,说明宋江非常明白理论宣传或打造山寨文化的重要性,排定座次,是推行“忠义”的必须,始终掌握招安的理论准备,最后水到渠成。对于逐步实现“寨策”,先是劝武松、鲁智深;继而呵斥李逵,拉拢呼延灼、徐宁、卢俊义,扩大基础,雪藏反对意见。
客观地说,“忠义”二字始终是宋江的一惯思想,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是他的行动指南。所宋江的思想是:热爱国家,不负朝廷。从接掌梁山主起,他已明确地分析了梁山众弟兄的特点和历史:
一、上山前,不少弟兄只反奸臣,并不反皇帝,根本没有推翻朝廷的打算;
二、有些弟兄原本就是官员出身,上山是处于无奈,或是为生存找个吃饭的地方。
三、反对接受招安的李逵、鲁智深、武松,不在核心圈内,没决策权。
四、对发牢骚的,因势利导。
五、众弟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早晚有干不动的时候,长期和朝廷干仗不是常事。
有了这些分析,作为寨主和招安的倡导者,他必须为众好汉着想,在当时是宋江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他不可能再找到别的更好的出路,尽管痛苦,但说不定以后会快乐。
另外,从宋江的生存环境上说,他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在县衙中做押司,文笔精通。作人他了解百姓的痛苦,做官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用现在的话说,他还懂法。当他“犯罪”后,当下属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宋江的时代毕竟是封建社会,皇帝主管天下的社会,说宋江有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是不客观和恰当的。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去要评价和苛求。
应该说,宋江等众弟兄聚义也好、忠义也罢,从到梁山那一日起,无论他们怎样选择,接受招安,或是继续和朝廷做对,注定都是悲剧的结果,是那个时代的特性。所以我说,宋江接受招安既是大事所趋,也是必然的结果,更是梁山的必由之路。
所以,宋江接受招安是在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下的选择。同时,也是为梁山、为众弟兄“找出路”的必由之路。否则,一根绳子上吊死,
谁也没有好结果。
我的电子信箱:wwdzyffsh@sina.com
链接:
《北朝17风为何出家为尼》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zs
《史上七对恩爱的帝后夫妻》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zk
《古代皇帝称谓知多少》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xf
《老北京炉火纯青的岁月》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wt
《关于古代避讳的那些事》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ug
《旧京婚俗的那些事》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uc
《文革时的那些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tu
《最让日本人恨掉牙的笑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rn
《康乾盛世是被拔高的侏儒》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r7
京味长篇小说《福二奶奶》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89
《写在开博一周年的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qn
《含恨而死的康熙皇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qj
《老北京借东西的礼儿》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pr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50位外国人》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q4
《史上“不怀好意”的六次盛宴》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p4
《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天津之旅》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j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