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蚕吐尽了芳华
对“春蚕”的记录最早于《诗经》,而对“春蚕”拟人化的比喻当属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那千古绝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执着、坚贞、不屈和奉献都融入其中了,当代著名画家潘絜兹在《春蚕颂》中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这是对“春蚕”品格的最高赞美。

几个星期前一个周末,爱人拿回了几只蚕和一些桑叶,便放在一个敞口的纸桶里。
蚕享受着桑叶的甘美,
我们在享受着它的精神,不时体味着那千古的绝句。
也想象着它是如何吐尽最后精华的那有一刻。
白色的身体、绿色的桑叶;
百色的身躯在绿色的叶上蠕动;
尽管绿色的叶被吞食的是那般的班驳;
但它是它的唯一食物。
我不经常观察或欣赏这千百年来被人颂扬的身躯,
因为不忍看它吐尽芳华而离去。
但我想象着这柔软或不经意的身躯,
从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到土丝、脱壳、化蛾、交配,
新一轮生命又开始了升华。
春蚕的生命是用不完结的,因为它从生命变成一个生命。
蚕不“死”。
我很欣赏席慕蓉的那首《春蚕》:
“只因总在揣想,想幻化而出时,将会有绚烂的翼,和你永远的等待。今生我才甘心,做一只寂寞的春蚕,在金色的茧里,期待着一份来世的许诺”
春蚕 –
小而柔弱的身躯,确幻化出不比的精神,
激励时代又激励着人们。

今天,在晨阳中,家里的几只蚕,吐尽了它最后的芳华,退壳而出。它们在最后的时刻,仍在完成着使命,我想,在我回家的时,看到的是它们的化身了。
它们离去了,
它们又以一种新的形态和生命直到最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我想象着,李商隐是在怎样的思绪下,写下了关于蚕的绝唱。
我想李商隐的“春蚕”,虽然抒写的是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因为“丝”“思”谐音,表现情思的缠绵沉痛,但关于蚕的精神确激励了千古。
岁月无痕,历史有载,人心永记。
我的电子信箱:wwdzyffsh@sina.com
链接:
《北朝17风为何出家为尼》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zs
《史上七对恩爱的帝后夫妻》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zk
《古代皇帝称谓知多少》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xf
《老北京炉火纯青的岁月》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wt
《关于古代避讳的那些事》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ug
《旧京婚俗的那些事》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uc
《文革时的那些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tu
《最让日本人恨掉牙的笑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rn
《康乾盛世是被拔高的侏儒》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r7
京味长篇小说《福二奶奶》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89
《写在开博一周年的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qn
《含恨而死的康熙皇帝》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qj
《老北京借东西的礼儿》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pr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50位外国人》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q4
《史上“不怀好意”的六次盛宴》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p4
《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天津之旅》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j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