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用词看中国人的等级观

(2007-01-30 10:57:08)

  咱中国人的等级观念超强,也体现了从达官到百姓不同等级的生活。比如黄色是皇家的专用颜色,龙是皇帝专用商标,其他人不可以随便使用。早在春秋战国时,国王的车几匹马,士大夫的车几匹马,都有严格的规定。就是抬轿子也有8人抬和4人抬以至2人抬等根据身份来确定人数。在庆典、祭祀等,皇家有皇家的“礼”,士大夫有士大夫的“礼”;到了清朝不同级别的官员出行用几棒大锣开道,都是有讲究的,就包括住房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不要以为有了钱,我也盖个皇帝那样的大宅子,那就快死到临头了。
  为了体现出不同等级,用词上也是讲究。如皇帝称“朕”,其他人就不可以用这个字。皇帝死要叫“薨”。清朝的皇帝死叫“驾崩”,老太后要自称“哀家”,你一个老百姓也这么自称试试。封建时代就是依靠这种繁文缛节的“礼仪”来时刻提醒各位,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以此来体现官员的威严和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从用词上看,也更能说明问题。
  死亡:官员是“逝世”,为党为国死亡的叫“牺牲”,还有“去世”、“死亡”、“毙命”等,不同的用词有着不同的含义。
  见面:上级见下级叫“接见”,平级是“会见”,下级见上级就是“拜会”。
  出差:地方官员到京,古代叫晋京。
  公文:下级给上级的是上行文、上级给下级的是下行文,这些都是不可以出差错的。
  汇报:上级向下级的叫“通报”,下级向上级叫“汇报”;向官员“汇报”,给下级“指示”。

还有很多事例啊,真要用空能编本书了。

从用词看中国人的等级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