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儿写了篇儿《老北京的早点》,有点意犹未尽。今儿个不说早点了,说说老北京的“穷人乐”。在早年人们一早醒来就要给全家老小奔嚼谷儿的年头,甭说吃好的,就是有没有进口的吃食都难说。所以“穷人乐”也就应运而生了。您可能不懂,这“穷人乐”其实就是拉车的、卖苦力的百姓欢喜的廉价小吃,吃不起大鱼大肉,但填巴点下水之类的荤腥也是一个乐子,您象什么卤煮火烧、羊杂碎捂、豆汁儿、爆肚儿捂的,都是“穷人乐”的廉价小吃,顾名思义,就是穷人乐得吃的哪口儿,倒也不是穷人非要吃,实在是日子过的苦。但当年这些个吃食,而今也深受大众的喜爱。 先说这卤煮火烧。北京人都知道的吃食,把这炖好的猪大肠、肺头、炸豆腐片、血豆腐加入火烧放一块(音:KUA读四声)堆儿起煮,等到肠、肺烂熟,火烧煮透捞出来放案板上,小肠切段,肺、火烧、炸豆腐切块,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根据口味自行添加。这么这来一碗主食副食、干的稀的、连汤带水儿全有了。
咱再说说爆肚吧。说起爆肚的历史,早在大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了,这可是“穷人乐“的上品。其实这“肚儿”就是胃。京城最有名的要属“爆肚冯”。要吃爆羊肚有散丹、肚仁、肚领、蘑菇和蘑菇尖,您要吃爆牛肚有百叶、肚仁和肚领。
羊霜肠早就没有了,用现在的话说是太不卫生,这种吃食是在羊肠子里灌血,小火煮,锅里再放上羊脆骨、羊筋提味儿。煮好了从锅里挑出肠子,搁案板上切完成片儿放在碗底,再放点碎羊肉,浇上热汤,撒上辣子、芝麻、香菜、葱末,来个大火烧一就。一个字“喷香”!
冰霜
雪花酪,也就是土冰激凌。冬天在永定河上的凿块浮冰,放地窖存着。一到夏天儿取出来,刨出冰渣儿放碗里,磕个鸡蛋清、山楂汁,再撒上果脯制成,这是穷人家的冷食。您想啊,用白地儿蓝花碗里那晶莹剔透的冰渣儿,淡黄色的鸡蛋清和粉红色的山楂汁里点缀着无颜六色的果脯,不想吃那才怪哪。 再有就是灌肠儿,现而今哪都能买的到,咱就不说它了。要想吃现成的去隆福寺,生、熟全有。您要懒得走路,就到副食店买抽真空的切好了片,到家自己个儿煎,但别忘了砸蒜汁。 但有一点儿咱得先说下,真正的灌肠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灌肠儿可是历史悠久,在明朝万历和清朝乾隆年的史书中都有“爆肚有肝香灌肠”和“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的诗句。早先真正的灌肠是用用曲水儿和面糊,加进丁香、豆蔻等香料,再把面糊灌进猪肠子里,蒸熟切片,再用油煎,香脆无比。拉洋车的、做小买卖儿的、做苦力的的都爱这口。如今碗儿的灌肠都是用淀粉做的了。
本文2006年8月25日被新浪生活博客收入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