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莫青平(短篇小说)/李梦云

(2024-09-25 09:51:51)

忽然消失的完美爱人,留给她无数情感的困惑与空洞。春日绯红夕阳下的静坐闲聊,闲暇时轻松悠然的城市漫步……他如一粒滚烫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当走廊尽头那扇木门徐徐打开,光扑面而来,她见到了低眉敛目的无数个他。小说探向人性情感与科技伦理的缝隙,触及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与连接渴望。

 

寻找莫青平

李梦云

 

1

 

两个月前,莫青平忽然消失。

那时,我正忙新书出版的事,与小北反复沟通编辑校对、与出版社沟通封面设计。小北说我是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我苦笑。刚认识莫青平时,他也这样说。那天,我们坐在咖啡馆靠窗位置,阳光透过整面玻璃打在他身上,我坐在他对面光照不到的地方,看着他像百度百科一样一字不差解释了完美主义。

莫青平浅笑着用右手端起青蓝色孔雀花纹咖啡杯抿了一口。这种咖啡杯是英国wedgewood古瓷咖啡杯,看似很薄,实则很结实,不怎么摔得坏。莫青平边说边放下咖啡杯,九十五度靠在米色布艺沙发上,双手交叉放在膝盖处。

四月的广州已有些闷热,莫青平穿海军蓝衬衣、浅灰色条纹西装,戴青蓝色领带,在阳光直射下坐了一个多小时,竟丝毫没出汗。莫非他的体温也和其他方面一样异于常人?

那天,我们在咖啡馆坐了很久。炽热的光慢慢从他身上褪去,绯红的夕阳渐渐洒在我身上,直至黑夜笼罩窗外。我们不是一直在聊天。很大一会儿,我们什么都不说,只是看着窗外错落的墙面、鼎立的罗马巨柱以及盘根错节的古榕树。

后来,我们也时常来沙面岛散步,偶尔会选一间咖啡馆度过大半天时间,我敲敲打打写我的书,莫青平则读些哲学、心理学之类的书。莫青平说,这类书是研究人的,他得好好理解。我笑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莫青平说,大部分书他都会背,但不理解意思。我不信,随便抽几本考他,他都能一字不落地说出来。没人的脑子能记这么多且这么准确,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一脸不可置信。很久之前记得的。莫青平轻描淡写地跳过了这个话题。

他身上总有很多超乎我意料的东西。

莫青平彻底消失两个月后,我的新书已面世,小北时常发信息通知我新书的销售情况。眼下我把一切都委托给了小北。除了在沙发上挺尸,我对一切毫无兴致。在你对现实没办法的时候,没什么比一张这么舒服的沙发更能给你安慰。除了吃饭上厕所,我长久陷在沙发里,试图找回一点睡眠,可脑子反复被凌乱的思绪穿刺,没有片刻安宁。看着棕色的光面皮沙发塌陷出一个完整的人形,我拿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给莫青平。两个月来,我一如既往发很多信息给莫青平,尽管他一条都没回复过。

莫青平像一个滚烫的种子,在我心间不断向下生根。我迫切想找个认识他的人聊聊他。我摊开四肢躺在沙发上,翻着手机通讯录里的472个联系人,很多人竟已想不起,也许曾经认识过,太久没联系,忘记了。又或者,很久以前只是一面之缘,不能算认识,所以一点也想不起。删除他们的时候,我设想,也许某天有个陌生号码打来,很熟悉地打招呼说,你好孔达珍,好久没联系了。

孔达珍,好久不见。

莫青平会不会忽然出现,笑着对我这样说。那么,我该怎样回应?转身就走?又或者把自己装进他怀里,像无数次拥抱的时候一样?太没出息了,对一个一声不吭就消失的男人,得有个更绝情的反应。

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我翻身侧躺,眼里赫然出现了庞宇的电话。

庞宇……我想起来了,莫青平的朋友,据我所知,也是他唯一一个朋友。半年前,我们一起吃过饭,饭后,庞宇说留个联系方式,以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留了电话、加了微信。仅此而已,后来再没联系过。我已想不起庞宇的具体模样,只大概记得他是个不爱说话的理工男,像所有理工男一样,文静秀气还带点清冷。

犹豫再三,我拨打了庞宇的电话。几秒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疲惫的男低音,你好。

你好,我是莫青平的朋友孔达珍,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

谁?

莫青平的朋友孔达珍。半年前,我们一起在长青路吃过一次饭。

哦,我知道了。我现在在外地出差,你找莫青平是吧?我一个月后回去了联系你。

你知道他在哪儿?

知道。

他在哪儿?我找他有事。

你找不到,而且也进不去。我一个月后回去了联系你。

还没等我再接着说,对方快速挂断了电话。

 

2

 

来广州不久我就明白,在广州大浪翻涌的生活里,我不具备结群能力,我与他人之间注定生出漫长的疏离。只有小北,时常穿越我认为不可逾越的疏离带,把鲜活的生活输送到我面前。宅家不出的日子,小北偶尔来我家留宿一晚,趁机把自己的恋爱故事、出版社里的八卦、文学圈里的起起伏伏一一道来。小北的表达欲时常能填补我微弱的生活现场感。

小北快四十岁了,但看起来就三十岁的样子,身材纤瘦,五官精致,茶色中短发完美落在锁骨上。你没法用某个词或者某些词定义她。她活得只像她自己,或者说她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她的生活状态。小北只有母亲,听小北说,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我不确定,小北说的走了是离开家了还是去世了。我没问。如果是抛妻弃子,小北会恨;如果是去世,小北会痛,没法说哪种伤害更大。

小北的母亲是广州本地人,开明厉害,从不抱怨,也从不干涉小北的事,包括小北是个不婚主义这件事。小北说,婚姻本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永浴爱河”,还是只有一日之欢而已。小北接着说,当然,这不是我说的,是某位伟大的哲学家说的。

小北左手托住棱角分明的下颚,右手摆弄着手上的白色立体钥匙扣。

莫青平有消息吗?

没有。

一个人怎么会莫名其妙消失?见莫青平第一面,我就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不是好,也不是坏,就是未知或者不可知。你知道,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未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建立关系,以对抗时间的虚无和生活的琐碎。但人却是可知的,初次见面,你的潜意识会获取一些对方的信息。莫青平属于未知的那种人。你了解他吗?小北在沙发另一侧躺下,用涂了大红色指甲油的脚趾蹬了蹬躺在这头的我。

了解?怎样才算了解一个人?莫青平身高一米八一,北京人,在一家科技研发公司上班,不抽烟不喝酒,无不良爱好,交际圈仅限于同事,生活作息规律,上班、运动、陪我。他知识面广、记性好,不怕冷也不怕热……我还知道更多,可又能怎样?他还不是一声不吭地消失了?

我仰天盯着天花板。风从阳台半开的窗户吹进来,水晶吊灯丁零零响。

真好听。小时候我用一天时间做了一个千纸鹤门帘,就是用很多条线穿起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千纸鹤,并排挂在门上,风穿过的时候,我似乎也听见了这种丁零零的脆响。可不到五分钟,小我两岁的表弟故意从中间跑过,把一个个千纸鹤扯下来,撕碎了。我一直哭,拿他没办法,我希望父母替我教训他,可父母说,就是些碎纸叠的小玩意儿,坏就坏了。哪怕我站在门边哭了一两个小时,他们也没理睬我。你对一切毫无办法,最后不得不妥协,接受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小北,你说人是不是就是这样反复妥协,以至于最后什么珍贵的东西都丢了?

爸爸离开的时候我六岁,那天,爸爸妈妈吵得很凶,比广州最厉害的雷雨天还让我害怕,我们住的老旧小区,楼都快被他们吵塌了。爸爸忽然安静,抱了抱我,转身往外走,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我只是下意识地拉他的手,不让他走,可他回头看了我一眼,甩开了我的手。我依然记得他额头及太阳穴上青筋凸起,两眼浮肿,红血丝几乎布满整个眼球。从此,我再没见过爸爸。那时,我宁愿拿从小到大所有珍贵的玩具换回爸爸,对我而言,那时最珍贵的就是爸爸。再后来,18岁,我第一次谈恋爱,和喜欢的男生一起骑车,清冷的月色下,牵手在珠江边散步,我们憧憬着一起读大学,一起考研,一起毕业,一起工作,再买个属于我们的房子……我把最珍贵的自己给了他,可后来,我们各自去不同的城市读书,从一天联系几次,到一周联系几次,再到一个月联系几次,我们连一年都没走完……我可以一直说下去,所以你说,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啊……

小北被长长的讲述累得大口呼吸。

是啊,小北说得对。遇见莫青平以前,难道我不是那么痴迷地爱过另一个男人?顾远方,我已经很久没想起他了。他像老家的一件旧物,留在了老家遥远幽深的角落。我远走他乡,他永远被困在那里动弹不得。在广州,在距离他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很多次被酒精麻醉的时候,他都会闪电般横亘在我心里,我想打电话问他,有没有为自己的决定后悔过?哪怕只是一丝一毫地想过,也许她真的很爱自己,该抛弃一切跟她走、抓紧她。

可最终,我一次也没问过。答案不重要了。

就像一条已经开膛破肚的鱼不再需要水一样。

你呀,真让人担心。这是莫青平最常说的。莫青平说,我重新给你找了个光线好的房子,什么都安置妥当了,过两天帮你搬过去。你身体太差,要多晒太阳,按时吃饭,按时检查身体,别胡思乱想,我一直在。莫青平摸摸我的头,拍着我的背。把自己埋进他怀里的时候,你觉得好像所有鲜活的伤口都在慢慢愈合。

阳光铺满整个屋子的时候,我做了一串串的千纸鹤门帘,莫青平和我一起做,还说得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小飞鹤,说不定就变成真的鹤飞进我们的梦里。

那天晚上,我和莫青平似乎真的飞进了清澈的云朵里,软软的。

 

3

(节选)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4年第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