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去的桨声/邱海文

(2024-01-25 10:17:58)

“摇亭碑碑动铃响,汉州沱水照连山”,是一句从三星堆挖掘出的石碑上的楹联句,说的是杜甫当年在房湖拜见州官房琯所见的两处景观,可见当时的沱江水就绕雒城边流过了,只不过距离1941年农民一锄头挖开通天神树与金面罩的三星堆问世还有八百多年。中秋时节的一个午后,想一睹滚滚东逝水的浩荡,触摸古镇今昔的繁华与沧桑,我驱车从绵远河顺流而下。沿途的石亭江、鸭子河、青白江、毗河,以沱江的名义在金堂赵镇融为一体,成为长江重要的支流。行至三江汇于一河,千里沱江始于足下的淮口,江阔水宽,气势磅礴,满满的河水像一条蓝色巨龙游走在崇山峻岭,清凌凌的波光在清风吹拂下微微荡漾。

五凤溪古镇紧邻淮口,是成都唯一山地,三面临山,一面临水,“半边江山,半边城”。其得名源于雄踞沱江边的王爷庙为凤头,金凤、白凤等以凤为名的五条街道如凤躯、凤翅、凤尾般布局有致,再加上四周的五座山岗郁郁葱葱,翘首企天,酷似展翅冲霄之凤。黄水河穿镇而过,汇流于在此折身向东的沱江,又紧邻简阳,当地人称“边城”。

抵达古镇已是日薄西山,暮色沉沉,如织的人流渐渐散去。从大红灯笼垂挂的山门进入,约有两三亩的池塘出现在眼前,绿水倒映青山,波澜不兴。溪水顺山涧轻缓流淌,杨柳依依,藤蔓滋长,草色葱茏,嫩黄的野菊花簇簇点点,给满眼的绿增添了一丝亮色。有雀鸟鸣翠掠过,我行走在碎石栈道上,仿佛跨进了世外桃源。山涧水流向黄水河,河道水枯石瘦,几叶扁舟静卧河床,好像垂暮之年的老者。

过尚义廊桥拾级而上,依山面水长约一里的半边街曲径通幽,茅檐低下的饭店酒肆、茶楼客栈居街邻排,旌旗招展形色各异,客家酱园、藤椒麻鸭、糖油果子飘来阵阵香气,勾引人的鼻腔和味蕾。我信步走进一家店铺,听溪水潺潺,观临窗叠翠,大快朵颐。华灯初上,酒足饭饱后迈入逼仄、行人稀疏、树影婆娑的街道。天空飘洒的微雨,把青石板和树叶洗得发亮,街两边的山峦被裁成深蓝色剪影,明灭的灯火影影绰绰。踏上吊脚木楼,在一片寂静之中酣然入梦。

“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五凤溪在汉唐年代就已成为沱江上游重要的水码头,高峰时每天有上百艘船只运载粮食、盐糖等物资往返于重庆、宜宾、泸州各地,挑夫们翻山越岭往返相距50公里的成都。遥想旧日里大江之上桅樯林立,船号渔歌此起彼伏,街旁小溪涓涓清幽,青瓦屋舍鳞次栉比,古刹钟磬佛音缭绕。夜幕降临,船工苦力、贩夫走卒,在半边街蜂拥而至,穿梭其中。有的卸下白天的疲惫,走进酒馆,要一碟小菜,来一碗米酒,伴随月光品味人生;有的纵情山水,窜入烟馆、戏楼,苦中作乐于勾栏瓦舍间。岸上人声鼎沸,吆喝声、行酒令声、锣鼓声此起彼伏;江中渔火点点,仿佛天上跌落凡间的星辰,那该是怎样的市井气息。

(节选)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4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