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戏台(组诗)/陈丙杰

(2023-11-21 14:15:49)

旧戏台

 

(一)桂英

 

无关风水。戏台西北角有一口井。

有人受不过折磨,跳过。戏台上

村人把化不掉的往事

融进角色里。

 

自从顶盖被掀,十五的月亮

总在井底静卧。

这秘密一直被她保守,直到发疯后

嚷着要娶月亮。

 

有人窃语,戏台上的穆桂英

比井中的月亮更美。

他们想说的,其实是

卸妆后的桂英,

一个反复出现的梦。

 

戏台倒塌后,水井干枯。

桂英的故事,如一颗

被遗漏的土豆,在垃圾堆上

开出雪白的花。

 

(二)陈六贵

 

夜深人静,戏台守着村庄

如婚镜守着窑洞。

演杨业的陈六贵,深夜独起

常在戏台吸烟。

烟一吸,戏台就亮了

村边的磷火就暗了。

 

农忙时,戏曲在村人的梦里上演。

第二天,驾起马车,奔向田野。

车钩碰撞,气势

如征辽的杨业。

 

陈六贵的窑洞顶棚

停着两口棺材。

寿字与宝剑,常含凛然之气。

 

陈六贵雪白的胡须

为杨业而留。

 

只见他

颤抖,撸须,甩发,撞碑,倒地。

娴熟的动作,像一枚钢针

刺穿村庄。漫长的疼痛

常留于散场之后。

 

按照惯例,杨业被抬下,陈六贵坐起,

取下汗透的扎靠

猛灌一壶温茶,然后

一如既往地沉默着,等待落幕。

 

(三)她

 

双腿折断后,她很少见阳光,

只有晚霞浓烈的黄昏,她会出门。

 

陈六贵背起她,到安静的山包

看西山顶上烧得火热的残云

如金沙滩上激烈的厮杀。

 

黄昏如佘老太君的戏服

披在她身上。只见她

双肩抖动,想抖掉残阳里的记忆,

但记忆如浸血的棉花

在她肩头一层层加重。

佘老太君深夜望月,想起

金沙滩的儿子。

 

(四)莲花嫂子

 

演佘老太君的

是莲花嫂子。

 

戏台上,杨业和佘老太君

并肩而立,时刻准备着

准备着满门忠烈。

 

听报两狼山阵亡,莲花嫂子

差点瘫倒,又拄着拐杖缓缓站定。

 

这一幕,被村人反复琢磨,

如反复磨一把钢刀。

 

后来有人揪出她,割了头发。

割的是真头发。

 

(五)曲终

 

桂英赶集回来,衣衫不整。

村人暴怒,叹息,最终若有所思。

 

莲花嫂子深夜穿戏服,

哭女儿,骂奸臣,

被烧红的铁柱穿了肠子。

 

陈六贵的妻子爬到井口。

月亮一颤,又归于平静。

 

离开杨业的陈六贵

如剪喜字时剩下的轮廓,

长年夹在戏文里。

蒸馒头的热气和昏黄的油灯

将红纸晕开,变淡。

戏文册子

早已印得血红。

 

陈六贵还活着。

戏外,只有他还活着,

但胡须不在,

酒醉的时候,他才开口:

本该出一代君臣

出了一村戏子。

 

(六)龙套

 

跑龙套的孩子们,解散后

打过架,偷过玉米。后来

学木匠,学瓦匠,学放电影,

走村串镇,先富起来。

推杯换盏中,模仿起

金沙滩的筵席,

但早已分不清谁是主角。

 

后来,跑过龙套的村长

把戏台改作羊圈。

后来,戏台被拆,

修一条笔直的马路,

穿村而过,如一根钢针。

 

村庄的乐队

(节选)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