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金哪儿去了?——人民币支付往事/张仲全

(2023-10-10 15:52:04)

从过去的“持币交易”“刷卡支付”到现在的“移动支付”,人们的支付方式逐渐变成“一部手机走天下”,移动支付渗透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人民币支付方式的转变,留下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生动印记,也见证了银行业筚路蓝缕的改革历程。让我们走近那些记忆中的人民币支付往事,触摸支付方式的变迁史,感受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创新实践。

 

现金哪儿去了?

——人民币支付往事

张仲全

 

人民币从1948年诞生至今已走过了75个春秋,先后发行了5套版本。大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和主权货币,其纸质和铸币载体始终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尽管它的印制技术、防伪水平、票面价值在不断变化,但人们那种持币交易的支付结算方式一直沿袭着古老的模式。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发展,现金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渐削弱……作为一个银行人,我有幸了解和见证了非现金结算的起源、发展,也经历了人民币现金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整个历程。

 

国内首批信用卡

 

我是一名60后,2000年从部队转业到了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我刚入行时,行领导为了发挥我在部队从事新闻写作的特长,依然让我从事文秘宣传工作。那时,信用卡业务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银行业务的重点,我经常协调新闻记者到信用卡业务部门采访,多年来一直如此。综观这几十年金融发展脉络,结合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信用卡是我们个人生活现金支付到非现金结算的起点。

为了了解国内信用卡的起源,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刘红虹总经理的帮助下,经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的协助,我有幸找到了中国内地第一张信用卡的主要亲历者——周炳志,并采访了他。

周炳志,年逾古稀的中国银行珠海分行退休员工,在接受作者采访时,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压根儿就没想到近40年前的一次私人旅行,竟会成为中国内地信用卡市场的探索之旅。

上世纪的1980年,并不发达的珠海因独特的地理优势搭上了沿海地区率先开放的特快列车,成为我国的首批经济特区。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工作的青年员工周炳志亲自参与和见证了珠海发展的奇迹。

然而,更神奇的是他的一次香港之行,谁也没想到会对中国金融的发展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节选)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