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王铎的人设突围和笔墨狂欢/姜明
(2023-04-27 11:05:36)一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悲剧人物。
电脑上敲出这句话,心中悚然一惊:这样下论断,是不是太绝对了?要不要换一个更中性一点的说法?
不。我坚定地告诉自己。他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悲剧人物。不是之一,是最大。
那么颜真卿呢?一定有读者这样反驳。颜真卿真书楷模天下,人品更是名垂宇宙,字如其人,千秋凛冽,这样文治武功人品高度契合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完美化身,最终死于叛军毒手,铁血忠魂,惨烈如斯,不是更应该被认为是书法史上最大的悲剧人物吗?
光照天下,千秋一人,今后我会写一篇专门的文章,表达我对颜真卿的崇敬。但颜真卿的一生是否一定要以“悲剧”来盖棺定论?我不以为然。现在让我们回到我要写的主人公身上——这个人,书法成就堪称“有明书法推第一”,而其人品和气节,则与颜真卿形成两个极端,为人唾弃和鄙夷,他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悲剧人物:王铎。
王铎,河南孟津籍,字觉斯,有“神笔王铎”之誉。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南明弘光元年(1645),任东阁大学士、次辅之职;同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作为著名书法家,王铎以纵横捭阖、沉雄恣肆的行草书名闻朝野,而作为朝廷重臣,却在明清革鼎、江山易帜的时刻投降清军,做了贰臣。其身后三四百年间,因其大节有亏,书法艺术被屏蔽。近三四十年以来,王铎先是在日本声誉鹊起,特别是日本书家“后王(王铎)胜前王(王羲之)”的评价,使国内重新正视、评价王铎,蒙尘数百年的王铎碑帖收获了众多热切、激动,甚至疯狂的目光。一时之间,王铎成了国内的当红名家,评述其生平事功的文章铺天盖地,其众多墨迹也被集纳成册一版再版,一茬茬的书法爱家以临摹他为时尚……
王铎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其后30年的宦海人生,先后受命于明清两朝四位皇帝。跟颜真卿一样,他所处的晚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朝廷黑暗腐败,皇权交接频仍,农民军烽烟四起,外敌侵犯好比阪上走丸,朝廷不得不一再割地求和……经历了严苛、完整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且终身均在中央系统供职的王铎,他的第一身份,是朝廷重臣,第一要务,是治国平天下。但是历史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遇。平日里做的都是抄抄写写的工作,还没有到影响国是的重要程度;也曾经想过请兵戍边,但皇帝根本没有当一回事;即便官至南明次辅,与皇帝又有过命的私交,却还是没能组织一场捍卫朝廷尊严的战斗……总之,无论他在艺术史上是如何的声名熠熠,在正史上,他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人物。当然,正史上无法完全忽略他,因为他做了一件“遗臭万年”的糗事——以南明朝廷重臣的身份,偕众大臣跪迎清军进入都城……
王铎的悲剧,起源和根本,都在于这一次的“跪迎”。
二
节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