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母亲/晋铭

(2023-01-13 10:26:15)

有人说,是无边的草原让牧人胸怀变得宽广;也有人说,是牧人的坦荡让草原变得辽阔;我说,是天、地、人的融合,才使呼伦贝尔草原这般辽远、博大,充满生机。千百年来,在这骏马跑上九十九天,马蹄下还是草原的自然界里,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唯有一棵棵相依相偎的小草,默默在风雪中站立、倒伏,在枯萎中再生,最终汇成草海,荡起草浪,迎送日出日落,托起万马奔腾……连绵起伏的怀抱里,养育、承载着万物生灵!

许多人把草原比作母亲,称之阿妈,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感受,因为生身母亲只给予了他们生命,草原母亲却给了他们乳汁,给了关爱和教诲,包容和善良,像阳光雨露,更像5月的春风,让每一个生命之花都在草原上绽放出美丽。

时值草原最美的7月,我去牧区采访“国家的孩子”。一路疾驰的越野汽车,追赶着永无尽头的地平线,吸足了阳光的柏油路仿佛不甘于匍匐在绿色的长毯上,与升腾的热浪一起堆砌着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草原的辽阔让天空降低了高度,缭绕的白云不时跌落在山坡上的羊群里。离公路不远处是向西奔流的海拉尔河,翠绿的芦苇沿着U形河岸汇成一大片湿地,白色芦花在风儿的催促下弯身亲吻着水面,数不清的水鸟集聚在芦荡的上空,它们对行驶过往的车辆视而不见,飞落自如。在路边没有网围栏的山坡处,我停车小憩,走向没膝的花草中,浓郁的清香扑面而来,百灵鸟婉转清脆的叫声自天而降,我仰头聆听着最纯正的天籁。

临行前我在档案馆查询到一份泛黄的资料,记录着1959年至1961年间,刚刚新生的共和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人口密集的江、浙、沪一带,许多孤儿院里的孤儿因饥不饱腹已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被惊动的周恩来总理迅速作出指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负责人的乌兰夫,当即部署各盟市及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接收孤儿的准备工作,并保证:“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为此新华社曾播出这样一条消息:19601963年,上海、江苏等地先后有近3000名营养不良的孤儿,被送到内蒙古草原,这些孤儿最大的7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他们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越野车在草原上穿行的印辙,像一根长线,串联起“国家孩子”被草原接纳的故事,一位位年近七旬老人沙哑、低沉地讲诉,充满了对草原母亲的感恩之情,哽咽之处,老泪纵横。

蒙古包里煮沸的奶茶,温暖着沧桑的话题,告别时炊烟挥动的手臂,被草原的晚风拉长。

当年,被草原接纳的“国家孩子”,历经了草原上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磨砺,有的已经成了真正的牧人,穿着蒙古袍,说着流利的蒙古语,在牧场里照料着畜群。有的去嘎查、苏木甚至旗里当了教师、工程师、做了军官、国家公务员,还有的找到亲人回到了出生地。他们虽然已儿孙满堂,可是一颗牵挂的心始终还在草原上,在健在的阿爸、阿妈身边,在留下足印的牧场里,在已故双亲的山岗上……晚年天伦之乐中的回忆,如波光粼粼的河水与天边的夕照融合在一起,依恋在草原母亲的怀抱中。

……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