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城人/艾诺依

(2022-07-14 15:43:53)

那年的夏天特别长。从五月第一场落雨,到十月穿上第一件外套,几乎每日都在排队买雪糕。事后大家都说,那年的冬天也不像往年那么凛冽,屋子里透进来的凉气不再久驱不散,裹着厚被子不愿下床的时间屈指可数。

那年的夏天,我正准备结束七年荆楚大地的独立生活,告别学生的身份,未来的答案还未随着春天降临。夜晚闯进屋子的蝙蝠令人惊慌失措,没有外卖,没有共享单车,网购还不太发达,走路去附近便利店的距离不远,但是双手提起的重量勒出红印勒疼手指,总有一座城市教给人生的解法,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学会一夜长大,对我来说,这座城市就是江城武汉。

那年的夏天,我常常会到江边散步,几串饱满的思绪,散布在大街小巷,美丽和错误都成了路标。这座带有夏季属性的地方,是历史上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人们笑传户部巷不生炉子照样炕豆皮。天气闷热时,在室外步行汗如雨下,似乎是三个季节积累的温度在一个季度喷发,而江边此时已有三五成群跳下江水嬉戏游泳的年轻人冲向彼岸的方向。白天的匆忙过于单调重复,城市的夜晚拥有独特的气息,吹着江风纳凉的夫妻悠闲又默契、围坐烧烤的啤酒肚中年人朦胧欲醉,他们吸引着灯火。夜越来越深,光芒越来越亮,江水漫过笑语也漫过忧伤,流溢成另一种韵味。

那年的夏天特别的漫长,似乎是一首无尽旋律的音乐序篇。我几乎以为我的一生浸染在夏天的小曲中,每到七月便翻开乐谱的崭新一页,武汉恰似夏夜突袭的倾盆大雨打乱节奏,给年少成长带来最深刻的影响。生于齐鲁大地,及笄之年来鄂,周围小伙伴总少不了关切我一句:山东人是不是喜欢吃大蒜?其实,受家庭教育没有挑食的习惯,也没有特殊的饮食癖好,但或许当时年纪尚小,也或是山东人耿直的性格作怪,对于那时连方言都一半靠蒙的我来说,从饮食打破内心的桎梏、打破南北异地的隔阂,首先便排斥食大蒜的口味,给自己一种内心安慰,好像这样就可以尽快适应当地生活。现在想来行为幼稚,然而这种印象十几年过去难以磨灭,以至于回到北方,身边人吃面时配两瓣大蒜、疫情突袭又有朋友吃大蒜消毒,尤其是席间遇到新蒜格外开心,我也只是笑笑婉拒。若是换成爱不释手的麻辣小龙虾,也不会贪恋蒜蓉味道,北方干燥麻辣味道又容易伤胃,于是折中选择十三香口味,里面的各种作料交融,与湖北油焖大虾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年的夏天,和今年的夏天一样,可以用来回忆做些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情,一直到天亮,到天亮以后,饮着微醺的晨露和安睡的星星。回忆湖北的油焖大虾与北京“麻小”是和而不同的味道。听其名字,不知情的人大致猜测做法是鲁味以调味油和调料汁焖制对虾,其实湖北的油焖大虾是以清水小龙虾为主料,大蒜头、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豆蔻、干辣椒、啤酒为辅料。到了六七月份吃虾的季节,油焖大虾的地位已经赶超热干面和啃鸭脖,最满足的感觉莫过于鲜美松软的蛋白质入口慢慢咀嚼,唇齿间渗透出丝丝甘甜和油脂醇香,正宗的油焖大虾还当数潜江油焖大虾最出名,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武汉吃虾已经成为家常事,即使是尊贵的客人,如果桌上没有一道“镇席”的油焖大虾,要么是交情不深敷衍了事,要么是饭馆的虾子已经卖完。

……节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