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文学简报(中篇小说)/肖克凡
(2022-06-22 16:15:05)
“我”在省里的“工业文学创作社”参加活动,见到一位身为仓库保管员的工人作家甄师傅,发言批评一部省里领导所写的小说,“我”去与甄师傅理论,方知人人都可以对文学用情如此深沉、如此专一。小说展现了文学在基层、在工厂、在普通人心中的位置,以及老一代工人作家的苦与乐。
工厂文学简报
肖克凡
1
我调到省机械工业厅工作时,基本属于白籽粉瓤的生瓜,可能因为脸黑显老,领导以为我熟了。过了国庆节来机关上班时,我的心情还沉浸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气氛里。此时,我接到通知去省城近郊红星工厂蹲点,俗称“下厂”。我爱好文学对词语过度敏感,联想到谐音“下场”,便告诫自己谨慎小心,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此行囫囵身子去,保证全须全尾回来,不要落得不好结局。
红星工厂属于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柴油发动机,近年来处于“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的转折期。我的任务是下基层搞调研,将企业动态写成内部简报,及时呈送省机械工业厅分管企业整顿的副厅长雷震天同志。他是行政11级的进城干部,早年投身根据地兵工厂铸造地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他的地雷炸死不少敌人,被编成歌谣“地雷震天响”广为传唱,他索性改名“雷震天”。这名字清脆响亮,记录着烽火岁月光辉历程。
我大学读的机械制造专业,人们通常认为工科生文笔不强。我给领导写简报反而得心应手,得益于偷偷写作练就几分功底。为什么说偷偷写作呢?年轻人在大机关里工作却偏偏爱好文学,往往被领导视为好高骛远不务正业,处境就不妙了。业余写作不能登堂入室,这正是文学的尴尬。
我舍不得文学,就像舍不得大学女友那样。我悄悄参加省城“工业文学创作社”的活动,唯恐被人所知,时常心怀忐忑,适逢机关干部体检,心电图出现“早搏”。我暗暗宽慰自己,这“早”是电影《早春二月》的“早”,这“搏”是阿根廷大作家博尔赫斯的谐音。这样我的心脏便属于文学类疾病,只要继续坚持写作定然自愈,不用打针吃药。
每逢星期四晚间七点钟,省城里的“工业文学创作社”例行活动,地点在工人文化宫。有时是文学讲座,有时是作品研讨,有时朗读作品,总之形式多样。在这里,一间容纳百余人的会议室胜似广阔无垠的文学天地,想要蓝天有蓝天,想要青山有青山,想要争论就争论,想要抒情就抒情,文学气氛真诚而热烈。有几位作者组成的“工业散文诗创作小组”,令人想起苏联科学家米丘林的“苹果梨”,他们把散文跟诗歌嫁接出“散文诗”,这株文学植物肯定有趣。
……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5期
前一篇:救赎的诗学(评论)/鲁太光
后一篇:尊亲记(中篇小说)/晏子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