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此哀相绝(散文)/老骥

(2021-10-29 11:03:42)

我的母亲生于1952年农历的四月二十九日,逝于2020年农历的九月二十八日(公历1113日),享年685个月。如果我不记录母亲的生日,将来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因为她所有的身份档案死亡证明,写的都是815日——这是20世纪80年代人口普查时,村里干部随意填报的。于是文书档案里的母亲,永远是815日出生;只有我知道,这是假的。然而谁会关心并且较真一个平凡的普通的甚至卑微的农妇的生辰呢?

何况这个平凡的普通的甚至卑微的农妇出生时,正是她的家族多事之秋。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像极了洪水中的蝼蚁。我的外祖母和小舅舅,惨死于外界的逼迫和亲人的冷漠,而我尚在童年的母亲,被迫流浪于寿张县城周边,乞讨为生。她饥寒交迫,两次濒临死亡。第一次在昏迷中被一户人家捡去,喂了两顿粥,渐渐苏醒。后来母亲多次提到恩人的姓氏,可惜我终于没有记住,只知道这位恩人也是家徒四壁,虽然救活母亲,却无力收养。母亲活过来后,只能继续流浪。她第二次饿倒在寿张街头,幸遇一位中年妇女,不但救了母亲的命,还收留母亲做干女儿。这位中年妇女就成了我的姥姥。

姥姥夫家姓武,家住寿张城北的武堂村。姥爷和三个舅舅,因在家乡没有生计,背井离乡,去了千里外的垦利县,在黄河入海口大片的盐碱地上,艰苦地拓荒。经过几年努力,垦出一小片地,暂时立住了脚跟,就派大舅舅来接姥姥去团聚。姥姥想此一去也许今生今世不会再回来,就让大舅舅千方百计,找到我母亲的亲生父亲,还有她两个同父异母的已成年的哥哥,要为母亲的去留作个交代。我的亲外祖父姓侯,他接待了我武家大舅舅,问有什么事?我武家大舅舅说,你们家的姑娘,被我们收养已经两年了,现在我们即将搬家到很远的地方去,如果你们还要她,我就把她送回来;如果你们不想要她,我们就把她带走了。我不知道侯家外祖父当时的真实想法,毕竟是亲生女儿,难道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而母亲那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更难考证他们当时的心情。时节凶险,世道艰难,也许他们都是不得已,总之我侯家外祖父说,我们不要了,你们带走吧!不知母亲听了大舅舅转述这句话,当时她是怎样的感受?是离别亲人的心酸,还是脱离藩篱的畅快?二十多年后,母亲重回故乡,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姥爷姥姥深明大义,劝母亲和侯家外祖父重相认,毕竟是亲生,骨断筋相连,不道归来意,泪眼释前嫌。至于那些个如烟往事,也就无人再提起了。

父亲母亲1960年代末在垦利县结婚,1970年生了我哥哥,1973年前后又生了一位哥哥、5岁夭折,1979年生了我。1981年,父亲母亲回原籍阳谷县。虽然是故乡故土,但毕竟离开数十年,风物人情,都不是旧日光景。感谢村里人本能的善良和怜悯,帮我们在老宅里挤出一个缝隙,加盖了一间只有十平米的小房子,让我们四口之家从此有了遮风避雨处。但是村里人潜意识里抹不去的欺生,形成一种天然而微妙的隔阂,如看不见的幕布横亘在他们和父亲母亲之间。母亲长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童年,养成了她察言观色的习惯、敏感多疑的性格以及非常强烈的自尊,而这些品格有时反而加剧了我们与村里人的这种隔阂。农村是熟人社会,互相的信任是维系各种关系的基石;但是母亲因自小经历过一种近似江湖的环境,让她有一种对谁都不信任、对谁都预先设防的心理。我们家在村里一度弱势,和她在家里长期而绝对的强势,从此越来越明显。而父亲在母亲的长期压制下,越来越唯唯诺诺,从小到大,我从未见他主动和母亲发生争执,只看见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被母亲恶狠狠地咒骂而不敢还口。

母亲不识字,这当然是因为她童年的环境,容不得她有机会读书。后来我们试图教她学知识学文化,她就说,我一个老太婆,学那个干什么!可是我发现她也曾努力地、艰难地偷偷自学写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比着葫芦画瓢一样“画字”)。她认识0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而且假如你给她充足的时间,她还能慢慢地写下来,比如我就见过她写我的手机号码,手法幼稚,笔顺颠倒,力透纸背。她还试图临写“冀”字,但是不知为何,总把下面的“共”写成“也”。她虽然不识字,但她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很上心。后来我到北大念书,读了研究生,她很满意,尽管她不懂北大的分量,也不懂研究生和大学生有什么区别。毕业后我留在北京工作,进了一个机关,她经常问我,你这个厂子赚钱多不多?在她的心目中,所有人只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民,比如她;一类是工人,比如我。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个工人,这让她感到很欣慰,而且因此越来越自信。再后来,我有段时间贪慕虚名,试图结交地方上一些头面人物,每次回老家忙于来往应酬因而减少了陪伴她和父亲的时间,她不但不怪,反而以此为骄傲,她在村里的地位也因此越来越尊荣。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1年第9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