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十二钗(中篇小说)/李御
(2021-10-26 14:21:03)十二个女人同住在一个单元。十二个有文化的女人,十二个已经青春不再的女人,十二个在同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女人,她们在一起会生出多少戏?她们当中有曾经的情敌,有上下级关系,也有独善其身跟谁都不好不坏的。某天领导决定在十二个女人中选出一个楼长,谁会被选中?同住一个单元的十二个女同事是否构成了社会的缩影,照见形形色色的人生?
红门十二钗
李御
1
大江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好书,说是一批,绝对不是两三种,而是二三十种,既不是迎合那些庸俗读者的“下三滥”之作,也不是曲高和寡,板着面孔让你受训的所谓高雅之作。这批书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上下满意,定价也是在读者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书陆陆续续出,订单如潮水般涌来,码洋一加再加,效益也是隔月见涨。全社人员,从社领导到部室负责人,从编辑到发行员,从后勤人员到聘用的临时工,大伙都喜上眉梢,哪个都愿意自己的单位市场好、效益好。
有了钱之后,社领导就考虑除了保证发展所需资金之外,一致同意要给职工买房,那时候离后来的取消福利分房相隔时日还远。社里先是在离办公楼不远的新建小区买了两个单元,分给了一批资深的老编辑和业务骨干,社领导够分房线的也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当时按上头的规定,分房以女方为主,但这次分房也照顾到了几位年龄偏大、贡献也大,但其配偶确实无法分到房子的男职工。譬如说,有的老编辑的妻子,从农村迁过来后,既无固定工作,收入也不高,这类人你不给他解决住房问题,就无法稳定人心。好在事前工作深入细致,分房公告张榜后,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接着又张罗第二批购房,这次在离办公楼稍远点的小区买了一个单元,共六层十二套。说是远点,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还算比较方便。原来该照顾的该了结的遗留问题解决后,第二次分房严格按女方为主。社里经过调查了解,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与方法,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分房打分方案,其中包括工龄、社龄、年龄、职务、贡献等等,对号入座,逐一打分,然后从高分到低分,选定12位女将入住。忙前忙后,最后尘埃落定,张榜公布后,无人异议。分钥匙时,遇到难题,因为那时单元楼无电梯,高层难爬,低层嫌脏,中间层给了几位分数较高的之外,剩下的分数接近的也只能挨个儿抓阄了。一阵忙乱下来,总算房归其主,最难办的事情总算有了着落。但一楼的两户似乎心有硌硬,她们不遂愿的不是楼层,而是不愿门对门住对面。一对早有过节的女人开门就得相见,心里肯定不痛快,前有心结,后生芥蒂,那是后话。总的来说,第二次分房也算平安着地。
单元门栋有一水泥抹得平平整整的大门框,工程老板肯定是一农村土豪,总想把门框做宽了抹平了,新春佳节就可以贴副喜气洋洋的大对联。
当初社里与建筑方商定,所有的房子必须装修好,拎包入住。这些女职工没有更多时间再去跑断腿、操碎心,留遗憾的房子装修上,今天你家敲敲打打,明天他家电钻轰鸣、尘土飞扬、垃圾遍地。一起装修好了,一起搬进来,省心、省力、省时间,大伙高兴。
交房那天,社领导到场与工程方老板从一楼到六楼,逐层逐间查看,挑不出大毛病,找不出大问题,小细节的疏忽与弥补,那都不在话下,双方互相道谢后离去。社办一小伙子留下与打扫卫生的人员负责最后的清理,小伙子发现楼梯间剩有一桶红油漆,便要做卫生的人,把红油漆将单元门楼的大门框刷上红油漆。一遍没盖全,再刷一遍。
刷上红油漆的门洞,红得耀眼。小伙子说,红是什么?红红火火,还能避邪镇妖。
搬家前一天,社里领导和部分科室负责人集体来到新小区的新单元,社长说,你看这小区的环境多好,有草有树、有凉亭。其他几个单元住的都是市文化局、工商局、审计局的职工,住户素质肯定都比较高。社领导说,这些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社里效益好了,绝不会忘了职工,首先解决住房这种头等大事。二是引导其他人,只要好好干,多作贡献,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
巡看时,有位学养深厚的老编辑一见红门便感叹道:你们看,这里住着12位佳丽。说是佳丽也没错,在出版社工作,形象都不会太差。他又说,红门、佳丽,今后这里就叫红门十二钗,如何?也有人提出异议,说我们文化单位,还是要文雅一些,应该叫朱门。老编辑回应道,不妥。朱与猪同音,易生歧义。叫红门好,响亮、喜庆、吉祥。大伙齐声附和:红门十二钗,红门十二钗!
2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