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称评审制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2010-11-30 11:21:53)
标签:

北京

北京文学

大讨论

韩寒

教育

人文/历史

文化

文学

新浪

原创

杂谈

作家

  技术职称评审的大方向完全正确,只要适时对评审条件稍作调整,对评审活动进一步规范,职称评

审工作就会逐渐步入正常轨道。在肯定大方向的前提下,纠正不足,完善制度,使之更好地发挥专业技

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积极作用,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态度。


职称评审制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黄星俭


    如果不带个人偏见,我们平心静气地客观评价一下开始于80年代的职称评审工作,可以说,绝大多

数专业技术人员一定不会对其持否定态度。老九们摸着良心想一想,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一天到晚诚

惶诚恐、提心吊胆,说一句真话就慌忙地左顾右盼的时代,还能指望着谁来承认你知识分子享有基本群

众平等的地位,并且立一个规矩,把你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分个三六九等,每隔几年还要给你晋升一级

两级。更何况,在官本位意识十分浓厚的“敝国”,一个普通的中学高级教师,调整工资时竟然能与县

处级官员平起平坐(当然有人会很不服气地说,人家还有非常可观的“灰色收入”,这另当别论),不搞

职称评定你就别做梦了吧。无论职称评审现存多少弊端(是不是就属于职称评定的弊端还有待讨论),我

首先是对它投上赞成票,然后再发表一点希望适当进行合理化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首先,改革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不合理的评审条件。比如,从实际出发,与外语水平不相干的专业技

术职称,就可以免去外语考级的苛刻条件,可以适当作为参考条件。又比如,对论文的要求,鉴于当前

有的报刊已堕落到以营利为目的而刊发论文的地步,干脆把论文质量的鉴定权交给职称评审委员会,主

要以论文现场答辩定优劣,而不是看你发了几篇,攀上了哪一级刊物。发没发表,哪一级别发表也作为

参考条件,而不必硬性规定哪一级发表才算数。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此,对教育系列的职称评审多说

几句。现在,应试教育这个顽症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考核自然有些偏颇,但这一

问题正在通过新课改的全面铺开,学生素质的评估,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等一系

列措施,全方位对这一难点进行攻克。至于原来要求教师上多少堂公开课、优质课这些条件,可改为由

评审委员会的委员通过现场听课评课打分决定,而不必以演戏式的公开课优质课等级作为评定的依据。

评价的办法很多,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评议,也不失为一些好办法,哪里像有的人说的那样,

一定要通过对校长对评委行贿才能解决?  至于各级评委的选定,对评委操作全过程的监督,有关领导人

对评审工作的干预,甚至涉及文凭造假,评审材料作弊,通过行贿取悦领导,金钱收买评委会成员等一

系列违法乱纪行为,则可依据法律法规条例,依理依法处理即可。至少,凡有举报,一经查实,起码对

申请人取消资格,对违规评委一律清除出评审委员会,这些都是可以做得十分严肃认真而不讲半点人情

的。关键是,堵住所谓潜规则的通道,不让其四处蔓延,甚至泛滥成灾。这些又是涉及人品人格、职业

道德、法规条例等一系列其他方面,不属于职称评审一个方面的问题。又没有哪一条规定叫你一定要先

巴结领导然后才能评职称,那我们怎么能把这个也归罪于职称评审的制度性缺陷呢?  举一个其他行业的

例子。在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凡对乘客有拒载行为的的士司机,经举报查实,就会受到罚款之类的严肃

处理,那么对于那些滥用媒体以发表论文来搜刮专业技术人员钱财的部门,可不可以用1~10倍,甚至数

十倍罚款来处分它们,或以向社会通报其劣迹来以儆效尤。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关键在于切实可行的

管理措施。这同样也不是职称评审该管理的范围。
    技术职称评审的大方向完全正确,只要适时对评审条件稍作调整,对评审活动进一步规范,职称评

审工作就会逐渐步入正常轨道。奉劝那些参加讨论的同志,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评价这项工作,不

要总拿自己受的一点委屈,少拿到的一点报酬说事儿。知识分子不要自己否定这一有效评价机制,把它

批得一无是处。在肯定大方向的前提下,纠正不足,完善制度,使之更好地发挥使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

出的积极作用,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