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 燚:我那一绺土地

(2010-10-27 10:59:47)
标签:

北京文学

大讨论

韩寒

教育

人文/历史

文化

文学

原创

杂谈

作家

我那一绺土地
崔 



  闲了,才想起坎上那一绺地。
  做梦也没想到,跃出农门,身居闹市,居然无意中又拥有了可供耕作的一块地。那地细长细长的,就像美女掩额的长发,用“一绺”来形容,恰如其分。
  那是建造住房时存积的建筑垃圾和弃土,面积不大,长有几丈,宽三五尺不等,弯弯曲曲,与插队时生产队分给我的自留地差不多。刚搬进新居时,我最讨厌的就是这弃土了。建筑公司做事也太过分,工程款拿到手,人便无影无踪,遗留这么多建筑垃圾。若遇暴雨,便泥水四溢,如同黄河泛滥。我曾找过该公司,希望他们尽快将弃土运走,以便将地面硬化,创出一个好的环境来。可是,那个中标的建筑公司业已倒闭,老板去向不明,找谁去理论?好多年了,那堆垃圾躺在那儿原封不动,荒草丛生。不过,能长草的地方,就不会是不毛之地。那堆垃圾板结后,竟意想不到地成了一绺庄稼地!于是,我便找人把它平整出来,以石砌坎,防止水土流失。这样一来,除去行走的路和栽种的花木,余下的那一绺,还真能种点葱葱儿蒜苗什么的,在喧嚣的城市中拥有它,真是千载难逢。
  鸟雀粪便,护花落叶,零落成泥;寒来暑往,几经风霜,草长莺飞。无人料理的那一绺地,在城市的延展和生活的忙碌中,竟被阳光雨露打扮成了新生的处女地。日月星辰,干旱洪涝,雨露滋润,那一绺不大不小的土地竟在不知不觉中沃了起来。我想,如果搬家之时种点儿菊,当下不就能“采菊东篱”?东晋陶渊明的归隐,也许追求的就是这种远离尘嚣的意境吧。
  人还真贱,城里呆久了,生活便没了规律,显得空虚而浮躁;衣食丰腴了,就想打破常规,玩点新花样。每天两点一线来来去去,依照程序上班下班,围着周五工作制忙里忙外,案牍劳形,枯燥又乏味。麻将金花斗地主,无端地消磨宝贵的时光,既费马达又费电,只有房前屋后栽花种草的享受,才能让人在生活的单调中恣意寻求复杂。悠闲中的城里人,吃饱喝足了就异想天开,甚至想荷锄怀古,披蓑戴笠,重温原始旧梦。要不,乡下简陋的农家乐,怎么会是城里人休闲的好去处?公园里一元钱蹬踏一次的龙骨车,怎么也会令老少爷们惊喜万状,趋之若鹜呢?
  我也不例外,无聊之时,总想在那一绺地上玩点新花样。
  我像大小凉山的彝族同胞开荒种地一样,上那坎儿去修枝剪叶,铲草除蔓,点燃那些枯枝败叶,把它们化为灰烬,并抛撒土中充当钾肥。开春后一个周末的早晨,那一绺闲置了很久的弃土,终于被我开垦出来,分成了大小两厢。咋一看,还真有点农家田园的味道。阳光下,泥土的芳香稀释着城市的尾气,汗流浃背的我,惬意地舒了口气。可是那两片新翻开的黄褐色泥土,却有点像绿茵茵的伤口敷上的两块创口贴,与密密匝匝的花草藤蔓极不谐调,咋看都觉别扭。那一绺地已有的几载绿色,难道就这样被我的心血来潮无端地破坏?如果在草原,如果在原始森林,我也会如此霸道吗?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好在离清明节不远,瓜豆栽种简单易活。于是想,就用瓜豆的绿阴,来弥补从我这双臭手中失去的和谐吧!
  我数着日历,于清明前像农人一样,去乡镇赶集。
  摩肩接踵的乡下集市,有了一阵拥挤,才找到菜秧市场。秧农卖秧不分零,一捆就是一百棵。哪用得了这么多?我与几个秧农协商,他们都固执地回答:菜秧不分零!最后找到一位老实巴交的秧农,讨价还价,才用高价买回几棵茄秧瓜苗。

 


  破土动工之前,我已作了铺垫。其实,栽花养兰我都不怎么细心,完全随心所欲。几年来后院的花草疯长,没有时间修剪,早已呈原始状态,树枝密集的地方,须侧身才能过去。三角梅,腊梅,木槿花枝繁叶茂,错乱交叉,已成灌木状。喜阳的花木在那密密的树丛中由于见不到阳光而几近枯萎。我这个拙劣的花师,完全没有本事和能力操持园林,花草渴了,只给点水喝,随它去吧!不知为何,这次为种菜我却作了充分准备,竟跑到很远的乡镇买来一个土陶缸,又去榨油的地方称了几斤油枯,和着家养小狗的粪便倒进缸里,再加上淘米水发酵为肥。风吹雨打,冷暖相济,那一缸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机肥,酸臭味就这样不知不觉诞生了。打开缸盖,楼上邻居推窗透气时会悄悄议论:哪来的臭味儿?
  庄稼这活,是当知青时最不愿干的事。可在乡下接受再教育,又躲不开这行当,只好磨洋工般随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干腻了,就找个理由请假回家玩几天。“家里有急事”,成了当年知青们逃避日晒雨淋的借口。不过,那年月即使下地干活也不太认真,农村的那些庄稼活儿,自然浅尝辄止了。
  永远都记得那一天———2007年4月4日。匆忙从乡场“采购”回家的我,及时将那些秧苗栽进土中施好肥。四棵茄子,四棵丝瓜,四棵南瓜,在那一绺褐黄色的地上亭亭玉立。加上4月4日,好像事事得意。特殊的日子特殊的耕耘,这“事业”该会圆满吧?
  “茄子栽芽椒栽花”,这是接受再教育时老农嘴里的农谚。那茄子栽下时,就已有了花蕾。果然,五天以后,茄子开花了;十天,有了果实。“今年茄子南瓜丝瓜,都不用去菜市了!”快慰中的我,有点想入非非。
  和人类一样,庄稼有时也会经历磨难。
  盆地的雨,一下就是几天。老天收敛着阳光,吝啬地对待茄秧瓜苗,阳光不易触摸的墙体,齐腰的湿漉,茄秧上的果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老不见长,几天了还是扣子那么大;南瓜丝瓜的蕊,依旧害羞地卷曲在叶瓣儿中,显得懒散而悠闲,完全没有集市上的蔬菜那种快速涨价的激情。
  下雨那几天,我像呵护独生子女一样,小心翼翼地扶正被风雨弄斜的茄秧,用水轻轻地冲洗溅在叶上的泥土,还用竹竿作支架,细心地将已有果实的茄秧支撑直立,祈愿它茁壮成长。我把已有须爪的丝瓜南瓜牵引向上,让它在墙脚也能多见阳光。忧心忡忡的我,每天早晚都要去那一绺地边徘徊,期盼茄秧瓜苗们天天向上,更企盼它们能早日给我以回报。
  终于云开日出。阳光穿过楼间的缝隙,斜射在那一绺地上,茄秧弄影婆娑,瓜苗摇曳生姿,一派欣欣向荣。激动之余,我便拿起粪勺搅混那一缸肥,每棵秧苗都饱饱地喂了一勺,心里释然。
  种庄稼的记忆中,最不费神的就是种瓜和种豆啦!一粒种子一棵苗,一把草灰一勺粪,你就可以等待收获。在乡下的日子,很少打理的瓜豆,却年年给我丰厚的回报。那时,我的自留地做得最差,豇豆在我懒散的打理下,长得只有四季豆那么长,常常得到的不是贫下中农的褒奖而是嗤笑。不过,有种便有收,再差劲的庄稼只要你肯劳动,都会给你回报。乡下那一绺薄地,无论怎样虐待,只要为它付出,都能给你解决三两日的维C,就像我们这些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一样,只要一日三餐有饭吃,就会全身心地回报社会。
  过去那些日子不堪回首,常常让吃尽苦头的我们,为人父后,时时都在用过分的溺爱给下一代以弥补,旨在让他们少吃点苦少受点伤。在乡下那些年没能认真经营的那一绺地,如今在城市里偶然拥有,我便想用悉心照料来弥补乡下那些曾经的过失,旨在它能给人以现实的安慰。
  “三天不练手生”。二三十年前当知青时学的那点半拉子手艺,早已在悠闲的生活中生疏!生疏的手艺,自然会给你失望的回报。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按时去坎上那一绺地边。然而,惨不忍睹的情景,让我瞠目结舌,一腔热血顿时化为冰水。
  视野中,往日那一绺地上的勃勃生机完全消失!茄叶黄了,就像烘烤过的烟叶,集体蜷缩在那里,茎上也是黄斑点点;丝瓜的藤和叶儿,像是用火燎过,蔫蔫地爬在竹竿上;三尺多长的南瓜苗,有几株像是放在开水锅里烫过的一样,软绵绵地躺在那片黄褐色的地上,瓜藤上平时弯曲的须爪直如挂面;仅存的一棵南瓜苗,除了紧抓竹竿的苗尖还有点点生气外,六叶以下已全部枯黄!
  起初,我还怀疑家养的那只小狗贝贝,是它用爪子刨断了根吗?仔细观察,并非小狗所为,是人为事故!是我对秧苗爱怜过度,急功近利,肥施猛了。那发酵后的肥水浓如硫酸,稚嫩的幼苗经不起这高肥水的折腾,饮用过量,几乎都死了!
  几天来,逝去的丝瓜苗仍心不死,它那干枯的须爪紧抓竹竿儿,风雨之后,还能从干瘪的藤蔓上惨淡地开出三两朵浅黄的花来,蔫蔫的,好像在哭诉我那过分的溺爱。唯有那棵一息尚存的南瓜苗,还信心百倍地躺在那里挣扎!生存的欲望,让它坚强地忍受着高肥水的煎熬,痛苦地期待着黎明的曙光。
  我天天用水浸润土壤,想让过量的肥水流失,也希望那棵奄奄一息的南瓜苗能够生还。那是劳动多日的一线希望,我真舍不得它就这样离我而去,更不希望它就这样默默凋零!然而,那棵病入膏肓的南瓜苗生命垂危,十几天来仍然软绵绵地躺在那里,完全没了希望。一个月来的辛勤劳动,难道就这样付之东流?
  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我又上那坎儿去。来到那一绺地边,不禁眼前一亮,瓜苗奇迹般活了过来!是天意还是生命力,是我的仁慈还是我的真诚?我不知道。内心一阵激动。那棵休整了一夜的孤独瓜秧满身露珠,绒毛剔透,瓜藤叶儿在灿烂阳光下和周围丛生的小草一样,昂首挺胸,容光焕发。只见那瓜苗有力地举起攀援的须爪,向着东方,迎着太阳,显示出弱小生命的强大力量。
  看着死里逃生的南瓜苗孩童般的笑脸,我深感内疚的心得到了一丝安慰。然而,触景生情,每当看到这株孤独的瓜苗,就会想起那些曾经朝气蓬勃的同伴,由于我的无知与荒唐,才一个个被我的善意夺去了生命,一种深深的负罪感不禁油然而生。先人发明了火药,结果帮助了战争;原子能的发现,却给人类构成了威胁。人间的罪恶,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孤零零的南瓜苗,沉醉在过分肥沃的土壤中,偶尔也开出三两朵金黄的花儿来,那些花在清晨悄悄地绽开,傍晚便默默地凋零。她们生随太阳出,死随阳光没,悄然而来,悄然而去。更为奇怪的是,开出的几乎都是雌花!即使藤上偶尔露出一两朵雄花的蓓蕾,也只是昙花一现,半途夭折,怎么也盛不起来。我真想不通,小小的南瓜藤上也会阴盛阳衰!老婆笑着对我说,怪不得你只有一个女儿,栽的南瓜也只开雌花!
  然而,那些孤独而没有雕饰的花儿们,却在杂乱无章的叶丛中绽放得绚丽多彩。她们虽然没有调节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机会与百花争艳,但她们却能在那一绺地上自由开放,心安理得地生存在这狭小的空间,用蕴藏的内涵向着太阳,不管人们怎样诽谤调侃,议论纷纷,她们始终独守一隅,坚持不懈。花儿们坚信,什么时候哪一瞬间,即使短暂的生命,也能碰撞出爱的火花。
  为了缓解花儿们的孤独与寂寞,我常常在清晨驱车郊外,像贼一样悄悄去乡下农家南瓜地里采摘雄花。一次不幸被农民们发现,他们没有阻止我的行为,而是围在院坝中小声议论,“神经病,开车来偷南瓜花!”
  一天,小狗在藤蔓花草中嬉戏。突然,它好像发现了什么,警觉地后退了几步,然后慢慢地凑过去,用灵敏的鼻尖在藤蔓中嗅了嗅,又迅速而胆怯地缩回来,匍匐在地边对着藤蔓狂吠。它一定发现了异物!我想。
  我赶紧拿来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上的叶儿……原来,藤蔓中睡着一个已经成型的瓜,一尺多长,两三斤重。那瓜藏在叶中没能见到多少阳光,鲜嫩嫩的,墨绿绿的。

 


  白露到了,那绺地里秋色一片。那棵死而复生的瓜秧,深深扎根于那片土地,粗壮有力的藤上挂着几个长长的瓜。这是生命延续的希望。它在这一绺黄褐色的土地上走过了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由盛到衰的艰难历程。如今,它收须敛蔓,藤萎叶枯,像一位早起还没来得及梳理的老妪,面容憔悴,人老珠黄。它已临近生命的尾声,就要与瓜儿们分离。不过,经历了岁月磨难的瓜秧无须打扮,仅凭它赖以重生的阅历,就可以面对死亡的挑战,面对别离的忧伤。它平和地躺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瓜们成熟,尽情地欣赏瓜们的英姿。瓜们却不知道,瓜秧早已在那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在那淡凉淡凉的秋风和叶落满地的丛林里孕育和塑造着它们的形象,延续着瓜族的香火。
  瓜秧匍匐在那一绺地上,支撑起片片发黄的叶儿,用最后的力气搜寻着阳光雨露空气中生命的元素,让瓜儿们快乐成长;它忠实地履行着从生到死的承诺,耐心等待瑟瑟的秋风从身上刮过。生与死的较量,让瓜秧从小就读懂了生活,享受了生命带来的快乐,从容不迫地在这狭小的天地进行着生命的轮回。它在秋阳驯化了的清风中,用一种无言的幸福告诉瓜儿们,面对短暂的生命,也要体现顽强。衰老的瓜秧用惊人的毅力鼓励那些迟来的花儿们,不管是男是女,不要怨天尤人,它用生命的激情告诉那些金黄色的花儿们,即使迎着惨淡的秋风,也要向着太阳。
  瓜秧早已作好了赴死的准备。临行前,它还在那里抚摸着命运为它设置的路标,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有多宽,盘点着生命历程还有多长。可是,藤上的瓜们却像浮躁的少男少女,根本不知道生存的艰辛,也不懂父母的期望,还在那里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评价生活的质量。秋分将至,那些自负的瓜们依然浑身披绿,陶醉在祖宗给予的幸福之上。几个硕大的瓜,还在那里扭住苍老而瘦削的藤不肯松手,就像不懂事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中死死咬住奶头,抓住母亲的衣衫不放。瓜秧的确老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可它还在绷紧生命之弦,苦苦支撑着行将枯萎的藤和渐渐枯黄的叶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棵孤独的瓜秧,潇洒地在那一绺地上完成了生命的轮回,给人以莫大的收获,也给人生活的启迪,让我又一次体会了生命的顽强。在城市和乡村,常常都能看到很多类似的弃土,它们都可以充分利用,不管长与短,宽与窄,肥与瘦,只要用心,就会在那不起眼的一绺绺地上,种出许多曲折离奇的故事来。


责任编辑   白连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诗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