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二零零五年的蝴蝶
张颐雯
很久没有读过这种小说。故事虽然写的是2005年的事情,发生在一百年前似乎也是可以的。小说从一开始就在写圣诞节的舞会,一个痴情的男人爱上一个完美的博士姑娘,姑娘也芳心暗许,可是因为姑娘学业太忙,错过了这次机会。于是她与男人约好等上一年。两个人就这样等了一年,直至等了永远。
小说可以打动我们的是它用了很多的细节,写这个男人对姑娘的好感,写男人的不安和期盼,写姑娘的思虑,写长久的等待。所有的细节都在指向这种古典的思念方式,大量的细节却又很安静很克制,像过去年代的一件艺术品,非常讲究,非常朴素。
我以为这是这个世纪价值取向的一个异类,是对旧的岁月的致敬。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诸多小说、新闻和理论常常将生活描述成一个必然的样子。举个例子,我们的最佳生活方式应该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受到智力开发,然后开始上学,上好的学校,好中学好大学,之后找好的工作,升官发财直到死掉。我们只有眼前的成功,我们不再想爱情这回事。这是不是现代生活的完整过程?起码它真的成为我们今天的生活目标。生活似乎是越来越好了,但我们只爱眼前的事物,开始变得越来越平庸和无聊。
而这个绝对的浪漫主义的小说,没有认同这样的价值标准,它在讲一个与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关系的故事,或者说是和这个年代的某些宗旨背道而驰的。你会对此产生疑问。化蝶不是在那些古老的传说中才会有的事吗?今天的爱情不是快餐式的吗?在今天,我们都愿意将物质的生活,欲望的生活看成生活的全部,对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但我以为小说的好处正在这里,老式的人,老式的故事,居然发生在了今天。也许正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篇小说才是有意义的。小说是在向读者,也是向自己发问,这就是我们全部的,而且是最理想的生命方式吗?你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点无聊有点让人想不通吗?
我相信作者就是这么一个爱想不通的人,他要思考人活着除了这个过程还有什么?他一定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而这个意义不仅仅是欲望的和物质的。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找到一个目标,他希望用“爱情”这个比较美好的字眼将我们已知的生活过程改变一下。要一个2005年的男人如中国几千年前的那个人一样为了这个空灵美好的词,成为一只蝴蝶。把这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放在这个时代会重新彰显它的美好,因为在2005年,我们仍然热衷于那个无比实在的成功的人生过程。我们对于美丽的蝴蝶的热情几近于零。小说在提示我们,生活中还是有蝴蝶的,虽然它已不再是几千年前的那个样子。
更
本刊今年第5期《医疗改革任重道远》作者“李浩英”系“徐浩英”之误;插页“新世纪第二届《北京文学》奖”系“新世纪第三届《北京文学》奖”之误,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徐浩英和广大读者致歉!
本刊编辑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