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同学小小说三篇

(2007-11-30 10:50:21)
标签:

文学/原创

邓同学小小说三篇

邓同学

 

处长的洁癖

李处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政府工作,没几年,便坐到处长的位置上,可谓春风得意。

李处长家是农村的,靠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供养大学毕业。如今,他成了家,把娘从乡下接到城里,与娘共享天伦之乐。

这天,李处长在外边溜达,一个颤抖的声音跟过来:“先生,擦擦皮鞋吧,1块钱。”李处长看清了,这是一个农村妇女,有三十几岁,脸上有点苍老,但模样还是俊俏的。李处长本想拒绝,他仿佛想起了什么,便让那女的给擦皮鞋。

擦皮鞋的都随身背着小凳子,让客人往小凳子上一坐,便可开始营业。那女人先清了李处长皮鞋上的浮土,然后上油、抹开,反复搓揉。皮鞋露出锃亮的光芒。

李处长和擦皮鞋的女人聊了起来。李处长问,家是哪里的?女人答,本县的。家里几口人?家里四口人,孩他爹外出打工,两个娃都在上学,一个上高中,明年考大学,老师说,考大学很有希望,能考个二本或重点大学,为给娃准备学费,出来挣点钱。其实,俺认识你,你是处长,俺在电视上见过你,你还作过报告哩。李处长说,我能帮你什么忙?女人说,你让找你办事的人进你办公室前擦擦皮鞋,我就不用奔波了。李处长答,好。

某乡副乡长一行数人要找李处长汇报一个项目,副乡长喜滋滋地递上报告,李处长往副乡长脚上一瞄,一双皮鞋布满了灰尘,四边已经发白,好久没有上鞋油的样子。李处长毫不客气地说:“先把皮鞋擦干净再进来!”语气十分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副乡长几个人退出来嘀咕,上哪儿擦皮鞋去?有人说,刚才我看见机关门口有擦皮鞋的。副乡长几个人便到了机关门口,擦皮鞋的女人挣了几元钱。

进李处长办公室之前必须擦亮皮鞋,这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来,李处长也不否认。

有天,李处长看见城管撕扯那擦皮鞋的女人,便下车问怎么回事。城管说,她蹲这里,有碍市容!李处长火了,她碍你妈的市容,是我让她在这里的!城管也认识李处长,知道李处长是一个权力很大的人物,便悻悻地走了。那女人说,谢谢李处长!李处长问,最近生意好吗?女人说,还可以,每天挣十几到二十几元。

女人说,俺给娃算过命,娃要遇见贵人帮,你就是俺娃的贵人。李处长说,以后遇到什么难事尽管去机关找他。

擦皮鞋的女人怀揣着希望,她要给娃攒够几千元的学费,要一双接着一双地擦皮鞋积攒。每积下一元,娃上大学便近了一步。

其实,没人知道李处长为啥有这个洁癖,只有他自己心中明白。多年前,母亲像这个女人一样,靠乞求着给人擦皮鞋供着自己读完了大学。不管怎么说,他不让眼前这个女人像母亲一样奔波,他要帮着这个女人完成让娃上大学的心愿。善事做一件是一件吧。

  

果果和可可

果果当上村主任,是支部书记可可举荐的。

果果是蔬菜专业户,种几亩塑料大棚,每年的收入可观。乡上的领导时常到果果的塑料大棚看看,说是检查指导工作。每次都有可可作陪。乡领导看中果果是个干部苗子,可可发觉了,及时向领导推荐,果果就当上了村主任。

果果的照片被放到乡政府的橱窗内,照片下边还有几行字,十分惹人注意。果果成了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典型。

果果当上了村干部,乡里的领导再来检查工作就不找可可作陪,直接到果果的塑料大棚里。该吃晌午饭了,便让妻子擀面条。乡上的领导夸果果女人擀的面条好吃,比喝一肚子酒精强。

果果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时常到可可那里汇报工作。可可是干了十几年的老书记了。果果十分尊敬可可,可可却对果果有一股子火。

果果指导乡亲建起了十几个大棚,乡里领导安排通讯员写篇稿子。那位通讯员写果果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稿子在市报上发表了。可可心里十分不高兴。可可找到果果说,支部是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带领群众致富是支部的功劳,哪能落到你一个人头上?果果说,他确实不知道咋回事,也不知道通讯员写稿发表的事。他说,要不,咱请通讯员再给咱村写一篇,专写咱支部的。可可鼻子里哼了一声,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果果请乡通讯员吃了馆子,又弄了盒帝豪烟,乡上的通讯员才答应给再写一篇。乡上通讯员采访可可的时候,可可说,俺村还没有真正地脱贫致富,等真正地脱贫致富,再写也不迟。乡通讯员一气走了。

村里被乡上评为科技示范村,要求村里建立文化室。郭乡长安排果果一定要办好,乡上准备在他村开现场会。

果果领了任务,向可可汇报。可可说,弄那啥球用?还不如歇一会儿自在。果果说,这可是郭乡长交的差呀!可可说,没钱,啥也不办。果果说,要不,我把俺家两间西屋腾出来做村文化室,行不?可可说,想咋捣弄咋捣弄,只要别花村里的钱。

果果腾出了自家两间西屋,添置了二三十个小板凳,把自己的书、杂志、报纸摆出来。郭乡长果真领着各村干部来检查了。郭乡长夸果果是开拓型的、具有经济头脑,是跨世纪的新型农民,农村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典范。可可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支部会上,可可时不时要批评几句,个别党员不讲原则,爱出风头,不顾大局,应该讲团结啊!果果明知道是批评自己的,也没有反驳。

可可找到乡党委书记,告了果果一状,建议乡里撤了果果。书记说,果果是经村民大会选出来的,咋能说撤就撤呢?可可说,要不,我辞职。书记说,要不干还得开会研究一下,咋能撂挑子哩。可可真的写了辞职报告。可可想,就凭逢年过节给乡书记送礼的份上,还不会批准他辞职。可是乡里经过研究,真的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他的正村级待遇不变。果果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

可可下台了,便整天闭门不出。有一天,觉得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说是胃癌。住院期间,果果多次去医院看望可可。没几个月,可可病逝了。临终前,可可想让家人把自己的骨灰埋在村南那块坡地上,果果没有答应。在可可的吊唁仪式上,果果代表支部、村委会送了花圈,果果对可可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可家人十分感动。

果果的娃参加了高考,一下子被录取了。果果请老少爷们吃酒,在村里放了三天电影,村人说,果果的娃毕业了可不得了,至少还得弄个县长、县委书记当当。

  

回家

铁棒回村了,村里人悄悄地在传递着这个消息。

不是因为铁棒当了大官,也不是铁棒经商赚了大钱。铁棒是公安局通缉的逃犯———那年铁棒打伤二虎后,因不知二虎死活,便和女人一起逃往新疆一亲戚家。

因为什么扯不清的一件小事,铁棒的女人和二虎的女人便结下了疙瘩,两人时不时要骂上一顿。那年的春上,铁棒的女人和二虎的女人又骂上了阵,适逢铁棒和二虎又都在场,二人好像得了女人的怂恿,便厮打在一起。铁棒三下二下便把二虎打倒在地,不省人事。村人连忙把二虎送进医院。二虎家女人哭着说铁棒给医药费,说二虎不知是死是活,要是二虎死了要让铁棒蹲一辈子大狱。铁棒塞给二虎家女人500元钱,便和自己女人连夜搭车逃走。

二虎经医院全力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医疗费花去两三万元。医生说是伤着脑子了,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二虎出院后,不见铁棒的着落,二虎找到村主任说,这一住院花去几万块钱,都是向亲戚借的,咋整哩?村主任说,要不你把铁棒的麦子收了,铁棒不回来,铁棒的几亩责任田由你耕种。二虎应了,便收了铁棒责任田的麦子,种起了铁棒家的责任田,像对待自己家责任田一样。和别人不一样的是,铁棒家的这几亩责任田,二虎不交公粮,不出统筹,村主任也拿二虎没有办法。

铁棒和女人几经辗转来到新疆的姨姥家落脚,在那里包农场几十亩地。先到的几年,没敢往家里写信或打电话,后来终于知道二虎没死,便和女人生出想回家的情绪。女人想家更强烈些,细算下来,离家也五六年了,家中的房子漏雨不?柜中的衣物可能早已霉得不成样子。虽说家里穷,但毕竟是自己的家。女人说,今后谁再骂咱,咱不还口,即使吐一脸痰自己擦擦也不再和人干架。出外确实难呀。再说,如今种地不但不交钱,政府还给钱哩。责任田就是咱的命根子。

铁棒领着女人回到了家中,屋里七漏八淌,实在不成家的样子。

铁棒请村主任调解,村主任写下了调解书。

铁棒一次性赔偿二虎住院等各项费用两万元整,今后永不纠缠。铁棒两口子这几年在外头攒得三万元钱,把两万元给了二虎,一万元留下修房子。二虎当下写了收条。二虎还开了句玩笑,多亏铁棒手下留情,不然,今天写不成收条了。二虎把责任田还给铁棒。

铁棒忙完了责任田,又忙着修房子。可是,还没有忙完,公安找上门来,说是执行逮捕。铁棒说,俺已经赔过二虎钱了,咋还逮捕俺?公安说,你赔偿的是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还没有负哩。

因铁棒的案件已过诉讼时效,公安机关把铁棒释放回家。

铁棒两口子像换了个人似的,从没有和谁再吵架,更不用说动手了。铁棒时不时还去二虎家帮忙干点农活。二虎留铁棒吃饭,还喝杯酒,好像两家打架的事就没发生过。

  

责任编辑   白连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