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老师走了,把房子留给了她,也把一种崭新的活法留给了她。
乐红觉得自己成了新人,她天天除了上课,就在校办公室写材料,接电话。因为有时顾不上去学校接送孩子,索性给孩子办了一张月票,让她坐公交车。这么试了一个星期,孩子说很好,她就放了心。
她想,这样长大的孩子才懂事。自从她们搬出来后,孩子学习比以前勤奋了,待人也比以前懂事了。她看着有些心酸,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该这么懂事。
有一天,她看见孩子对着作业本发愣,就走过去。没想到孩子把脸扭到了一边,她怔了一下,说:我看你是不是有不会做的题,你躲我干什么?孩子不言声。她意识到孩子在流泪,扭脸是不愿让她看到。
正是孩子这个动作,刺激了她。
孩子睡着后,她仔细端详着孩子的脸,孩子瘦了,睡觉微微皱着眉头,好像睡着了也压着很大的心事。
她想,自己害了孩子。这些日子,孩子承受着多大压力呵。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装在心里,竟然跟妈妈都不说。
正是孩子的抑郁,使她再也得意不起来。
周末,她回家拿了几件衣服。本来想跟林传真谈离婚的事,因为孩子昨天哭过,就什么都没说。她已经下决心离婚,事到临头又犹豫了。林传真看见她回来绷着脸,屋里到处是林传真的味道,她不愿在家里多待,拿上衣服跑了出来。
出了家门,才想起这原本是自己的家,别人的家,怎么反而比自己家待着舒服,想到这些,她就恨林传真。
现在,她跟林传真分居的事已经尽人皆知,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没人劝她。也许,大家原本就觉得她的婚姻是个错误吧。
她想,幸亏自己明白过来,不然拖到六七十岁,结果不是更惨?看来,不管她怎么犹豫,离还是天意。她觉得不该犹豫。
后来她给林传真打电话,林传真不接。有一次打到林传真办公室,别人接了递给林传真。她问林传真什么时候办离婚手续,林传真说没时间。她只好又回家里找他。林传真说:离婚可以,现在不行。
她问:为什么不行。
林传真说:我现在身体不好,不想谈这个问题。
她问: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林传真说:等我身体好了再谈,这可能三年,也可能五年。
她知道林传真想拖,她也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学校里有的老师,打了好几年离婚官司,现在还没有离成。林传真是想把她拖老了,才肯罢休。
她不怕。反正这么分居,也跟离婚一样。急着离婚的人,是急着结婚,她没有人催着结婚,着什么急?
分居生活她很适应。家里少了一口人,她觉得少了很多事,每天只要做两个人的饭,剩下时间她都在工作,在妙老师简陋的写字台上,她给学校勤勤恳恳写着请示、报告、总结,她还写了两篇关于钱钟书的论文,投寄给一家刊物后,编辑说她角度选得不错,建议她沿着这个思路搞下去,将来出一本书。
她听从编辑的建议,把原来零散的研究,变成系统的研究,如果顺利,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把书写出来。以前她看林传真在外面一篇篇地发表论文,觉得神秘得不得了,现在她明白,只要天长日久地沉浸在书本中,那些成果是自然产生的。
在写作间隙,她的身体也在苏醒。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性生活了,常常觉得大腿肌肉紧张,小腹涌上一阵阵暖流。她不知不觉对学校那些小男生产生了好感,其中一个叫刘杰的男生,是中文系大三的高材生,她很喜欢这个男孩儿。这个男生每次找她,都能唤醒她身体里沉睡的愉悦感。
有时她就想,自己当初生个男孩儿多好呵。毛头小伙子,看着都让人喜欢。有一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跟刘杰在公园里玩儿。她让刘杰叫她妈妈,拉着他的手,在公园里来回奔跑,捉迷藏。
学校一个男教师看见了他们,她跟人家解释了半天。后来男教师走了,她跟刘杰躲到假山后面说了很多话,说的什么,醒来后记不清了。她只记住了那种感觉,想让刘杰拥抱她,想跟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他把手放到她肩膀上,她的心狂跳起来。她在期待。这时孩子一翻身,她醒了。她沮丧,想自己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醒。她想,梦也是有理智的,如果这梦一直做下去,可能会非常荒唐。
自从做过那个梦后,她对刘杰有些躲避。刘杰却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他常常找她,跟她谈好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她只是听,极力让自己像个老师那样,给他一些指点。她不敢让他看出来,她在害怕他。
刘杰走后她觉得身体发软,好长时间趴在办公桌上一动不动。晚上躺在床上,眼前常常浮现出这个男孩子的身影,她感觉欲望正在升上来,一股温热的潮水渐渐漫上来,淹没了她的灵魂。
她觉得自己在犯罪。妙老师跟她说过,男人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妙老师是怎么解决她的工具问题的,她没说,她一直以为这问题不重要,现在才知道,没有这个工具,会使她的心态发生变化。
自从搬到学校,她感觉到男教师们看她的目光变了,她以前不在乎,现在她对这些敏感起来。她一直对他们不在意,现在也开始在意他们穿了什么衣服,打了什么领带,如果他们穿戴整齐,会使她产生好感,如果邋邋遢遢的,她就不愿多接近。
以前,她不理解那些追星族。现在她也开始喜欢那些帅气的男歌星。她喜欢王力宏,喜欢大鼻子成龙。有时她很想把王力宏的像贴到卧室里,想到自己要为人师表,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分居生活使她心理发生的变化,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唯一让她感觉到的,是校长找她谈话少了,有什么事都让副校长给她布置。开始她不习惯,副校长跟她说了,她还要找校长再问一次。她要亲耳听一听校长的意见。好在副校长是个憨厚的人,不在意她总是越级请示。
每次从校长屋里出来,她眼前总晃着校长笑眯眯的样子,她觉得他是个好老头儿,其实他比林传真也就大十一二岁,她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身上更有了活力。
唯一让她难受的是孩子越来越抑郁。孩子对她表现出来的活力是敌意的,有时在一边看着她,眼睛里有一种怪怪的东西。她一边干活,一边跟孩子说话。她问孩子:你为什么不高兴点儿?你没觉得,咱们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吗?
孩子不说话,再问,孩子眼圈儿就红了。
班里几次小测验,孩子成绩都不好。语文才七十多分,数学八十二。这个成绩低得太可怜了。
每次测验完,孩子都不愿让她看成绩,她是在孩子睡着后偷偷看的,本来很生气,可是看了孩子一篇日记,她不敢责备孩子了。
孩子在日记中写道:
……妈妈不说我也知道,我要失去爸爸了。我以前不喜欢爸爸,现在才知道有爸爸多么幸福。没有爸爸的日子没意思,有了爸爸才像歌里唱得那样美好。我讨厌妈妈学校里那些男老师,也讨厌那个经常找她的男生。我知道,我们家不幸福,跟他们有关系。
我最反感妈妈学校里的校长,每次他跟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就像领了圣旨似的。不光那个老头儿,所有人我都讨厌。我讨厌她们学校,讨厌她们学校每个人。我有时想,人为什么要活着?天天跟这些人一起活着,有什么意义?活着真不如死了好,死了就不痛苦了。
乐红觉得自己成了新人,她天天除了上课,就在校办公室写材料,接电话。因为有时顾不上去学校接送孩子,索性给孩子办了一张月票,让她坐公交车。这么试了一个星期,孩子说很好,她就放了心。
她想,这样长大的孩子才懂事。自从她们搬出来后,孩子学习比以前勤奋了,待人也比以前懂事了。她看着有些心酸,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该这么懂事。
有一天,她看见孩子对着作业本发愣,就走过去。没想到孩子把脸扭到了一边,她怔了一下,说:我看你是不是有不会做的题,你躲我干什么?孩子不言声。她意识到孩子在流泪,扭脸是不愿让她看到。
正是孩子这个动作,刺激了她。
孩子睡着后,她仔细端详着孩子的脸,孩子瘦了,睡觉微微皱着眉头,好像睡着了也压着很大的心事。
她想,自己害了孩子。这些日子,孩子承受着多大压力呵。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装在心里,竟然跟妈妈都不说。
正是孩子的抑郁,使她再也得意不起来。
周末,她回家拿了几件衣服。本来想跟林传真谈离婚的事,因为孩子昨天哭过,就什么都没说。她已经下决心离婚,事到临头又犹豫了。林传真看见她回来绷着脸,屋里到处是林传真的味道,她不愿在家里多待,拿上衣服跑了出来。
出了家门,才想起这原本是自己的家,别人的家,怎么反而比自己家待着舒服,想到这些,她就恨林传真。
现在,她跟林传真分居的事已经尽人皆知,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没人劝她。也许,大家原本就觉得她的婚姻是个错误吧。
她想,幸亏自己明白过来,不然拖到六七十岁,结果不是更惨?看来,不管她怎么犹豫,离还是天意。她觉得不该犹豫。
后来她给林传真打电话,林传真不接。有一次打到林传真办公室,别人接了递给林传真。她问林传真什么时候办离婚手续,林传真说没时间。她只好又回家里找他。林传真说:离婚可以,现在不行。
她问:为什么不行。
林传真说:我现在身体不好,不想谈这个问题。
她问: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林传真说:等我身体好了再谈,这可能三年,也可能五年。
她知道林传真想拖,她也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学校里有的老师,打了好几年离婚官司,现在还没有离成。林传真是想把她拖老了,才肯罢休。
她不怕。反正这么分居,也跟离婚一样。急着离婚的人,是急着结婚,她没有人催着结婚,着什么急?
分居生活她很适应。家里少了一口人,她觉得少了很多事,每天只要做两个人的饭,剩下时间她都在工作,在妙老师简陋的写字台上,她给学校勤勤恳恳写着请示、报告、总结,她还写了两篇关于钱钟书的论文,投寄给一家刊物后,编辑说她角度选得不错,建议她沿着这个思路搞下去,将来出一本书。
她听从编辑的建议,把原来零散的研究,变成系统的研究,如果顺利,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把书写出来。以前她看林传真在外面一篇篇地发表论文,觉得神秘得不得了,现在她明白,只要天长日久地沉浸在书本中,那些成果是自然产生的。
在写作间隙,她的身体也在苏醒。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性生活了,常常觉得大腿肌肉紧张,小腹涌上一阵阵暖流。她不知不觉对学校那些小男生产生了好感,其中一个叫刘杰的男生,是中文系大三的高材生,她很喜欢这个男孩儿。这个男生每次找她,都能唤醒她身体里沉睡的愉悦感。
有时她就想,自己当初生个男孩儿多好呵。毛头小伙子,看着都让人喜欢。有一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跟刘杰在公园里玩儿。她让刘杰叫她妈妈,拉着他的手,在公园里来回奔跑,捉迷藏。
学校一个男教师看见了他们,她跟人家解释了半天。后来男教师走了,她跟刘杰躲到假山后面说了很多话,说的什么,醒来后记不清了。她只记住了那种感觉,想让刘杰拥抱她,想跟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他把手放到她肩膀上,她的心狂跳起来。她在期待。这时孩子一翻身,她醒了。她沮丧,想自己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醒。她想,梦也是有理智的,如果这梦一直做下去,可能会非常荒唐。
自从做过那个梦后,她对刘杰有些躲避。刘杰却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他常常找她,跟她谈好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她只是听,极力让自己像个老师那样,给他一些指点。她不敢让他看出来,她在害怕他。
刘杰走后她觉得身体发软,好长时间趴在办公桌上一动不动。晚上躺在床上,眼前常常浮现出这个男孩子的身影,她感觉欲望正在升上来,一股温热的潮水渐渐漫上来,淹没了她的灵魂。
她觉得自己在犯罪。妙老师跟她说过,男人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妙老师是怎么解决她的工具问题的,她没说,她一直以为这问题不重要,现在才知道,没有这个工具,会使她的心态发生变化。
自从搬到学校,她感觉到男教师们看她的目光变了,她以前不在乎,现在她对这些敏感起来。她一直对他们不在意,现在也开始在意他们穿了什么衣服,打了什么领带,如果他们穿戴整齐,会使她产生好感,如果邋邋遢遢的,她就不愿多接近。
以前,她不理解那些追星族。现在她也开始喜欢那些帅气的男歌星。她喜欢王力宏,喜欢大鼻子成龙。有时她很想把王力宏的像贴到卧室里,想到自己要为人师表,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分居生活使她心理发生的变化,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唯一让她感觉到的,是校长找她谈话少了,有什么事都让副校长给她布置。开始她不习惯,副校长跟她说了,她还要找校长再问一次。她要亲耳听一听校长的意见。好在副校长是个憨厚的人,不在意她总是越级请示。
每次从校长屋里出来,她眼前总晃着校长笑眯眯的样子,她觉得他是个好老头儿,其实他比林传真也就大十一二岁,她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身上更有了活力。
唯一让她难受的是孩子越来越抑郁。孩子对她表现出来的活力是敌意的,有时在一边看着她,眼睛里有一种怪怪的东西。她一边干活,一边跟孩子说话。她问孩子:你为什么不高兴点儿?你没觉得,咱们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吗?
孩子不说话,再问,孩子眼圈儿就红了。
班里几次小测验,孩子成绩都不好。语文才七十多分,数学八十二。这个成绩低得太可怜了。
每次测验完,孩子都不愿让她看成绩,她是在孩子睡着后偷偷看的,本来很生气,可是看了孩子一篇日记,她不敢责备孩子了。
孩子在日记中写道:
……妈妈不说我也知道,我要失去爸爸了。我以前不喜欢爸爸,现在才知道有爸爸多么幸福。没有爸爸的日子没意思,有了爸爸才像歌里唱得那样美好。我讨厌妈妈学校里那些男老师,也讨厌那个经常找她的男生。我知道,我们家不幸福,跟他们有关系。
我最反感妈妈学校里的校长,每次他跟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就像领了圣旨似的。不光那个老头儿,所有人我都讨厌。我讨厌她们学校,讨厌她们学校每个人。我有时想,人为什么要活着?天天跟这些人一起活着,有什么意义?活着真不如死了好,死了就不痛苦了。
孩子一翻身,乐红赶紧把日记本合上了。她不敢再翻,孩子写下的每一行字,都让她触目惊心。
因为她的论文受到了编辑部好评,这些日子她心情不错。现在她再一次跌入到黑暗中。夜里她睡不着觉,总想如果她离了婚,孩子会怎么样?
第二天孩子上学走了,她给妙老师打电话。她没人商量。自从跟林传真恋爱,她就习惯于把自己包藏起来,不跟任何人交心,现在有了难处,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妙老师。
她告诉妙老师孩子日记里的内容,妙老师沉默了好久。妙老师是支持她离婚的,现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她一边说一边哭,放下电话,觉得心里宽松了不少。仔细回想,妙老师并没有告诉她好办法。
妙老师离婚时没有孩子,当然就把离婚想得容易。乐红隐隐觉得,她最后的结果还是逃不出家庭。现在她没有办法,只是拖着。
暑假前,孩子一直很紧张,回到家就学习。乐红奇怪,孩子这么刻苦怎么成绩反而下降呢。她问孩子:你天天这样学,是不是压力太大了。索性好好休息几天,也许效果更好。
孩子摇头:妈妈,我害怕。
乐红说:怕什么?
孩子说:我怕考不好。
乐红说:没关系,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
孩子说:妈妈,你一个人带着我,太难了。我一定要考好,让妈妈高兴。
乐红说:孩子,你不用想那么多。你只要认真学了,不管考得好不好妈妈都高兴。
她看见孩子在流泪,赶紧离开了。
她有些恨孩子,怎么这么软弱,日子不是过得挺好吗?天不是没有塌下来吗?难道少了一个父亲,世界就到了末日不成?
期末考试第一天,孩子有些发烧,她问孩子用不用跟学校请假,孩子说今天考试,不能请假。她给孩子吃了两粒速效伤风胶囊,送孩子上了公交车。
孩子走后她一直不踏实,在办公室里一阵阵心慌。她想给林传真打个电话,本来讨厌林传真,怎么一想起孩子,第一个求助对象还是林传真,可能因为林传真是孩子的父亲吧?
其实跟林传真说又有什么用?林传真从来不管孩子,难道要离婚了还指望他帮助不成?
正心烦,刘杰忽然到办公室找她。她问刘杰有事吗?刘杰说没事,只是想来看一看她。她说:我现在正忙,咱们以后再聊吧。
刘杰说:我也是路过。接着又跟她说,想借一本关于曹禺研究的书,乐红在文件柜里翻了翻,说没有,可能放在家里。
刘杰说:那我回头到家里找你拿,老师您忙吧。
刘杰走后,她越发心烦。她想,不能再让这个男生来办公室找她了,她已经看出来,每次他一来,办公室的人就借故躲出去。她现在正离婚,保不定人家怎么想呢。
让他到家里也不妥,她怕孩子看见,自从看了孩子的日记,她一直想跟孩子好好谈谈,每次坐到孩子对面,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她想,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儿软弱,自己如果当初生一个男孩儿,可能对离婚就不这么在意了。
中午孩子不回来,在学校吃饭,乐红也在食堂里吃,吃饭时她一直想孩子感冒好了没有,考得怎么样,考题难不难?她总觉得孩子在远处叫她,明明知道不可能,还是回过身来一次次地看,她的感觉相当不好,总觉得孩子出了什么事。
下午四点半,她接到孩子学校的电话,她一下慌了。老师说:没什么大事,就是考试时吐了,不要紧。
她打车赶到学校,看到孩子正在传达室长椅上歪着。她赶过去拉住孩子的手,发现孩子手冰凉冰凉的,她问:你手怎么这么凉?
孩子说:妈妈,我冷。
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烫得厉害。说:咱们去医院。
在出租车上孩子对她说:妈妈,我明天还要考一门课,是外语。
她抱着孩子说:不考了,生病了还考什么,不考了。老师也不能让生病的学生考试。
孩子说:那我少一门课的成绩,怎么办?
她说:不管这些,反正学校会有办法。
到了医院,孩子体温已经到了四十度,医生让她立刻住院。乐红身上只有三百块钱,不够交住院押金的,碰到一位大夫是他们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人家跟收费处打了招呼,先办了住院手续。
一到病房孩子就昏迷了,内科的护士和大夫一点儿都不急,不紧不慢地铺着床单。乐红说:求求你们,快一点儿。
护士说:再快也得一件一件地办,要想快你到急诊室去。
乐红不敢再说,只是哭。这时那个学生家长赶了来,医生和护士的动作麻利了些。输上液,医生让乐红给孩子物理降温,乐红用毛巾蘸着凉水,一遍遍地给孩子擦着额头,四肢,再一试表,孩子的体温还在三十九度。
看着吊瓶里的药液一点点儿地流进孩子的身体,体温还降不下来,乐红心急如焚,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我得病吧,让我发烧吧,让上帝惩罚我吧,一切罪孽都是因我而起,不要折磨我的孩子。孩子高烧仍然不退。
深夜十一点,孩子体温才降到三十八度多,乐红的心总算略略放下来。高烧一减弱,孩子醒来了,她的第一句是:妈妈,我考了多少分?
乐红说:今天刚考完,还没判出来呢。
孩子说:妈妈,我梦见老师撤了我的卷子,说我答得不好。
乐红说:妈妈知道老师们都喜欢你,你一定能考好。
孩子说:我答题时吐了,老师让我回家,我没有回,我坚持把卷子答完了,就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答得对不对。
乐红说:咱们不想这些,你考成什么样妈妈都满意。你已经尽力了。你是个好孩子。
自从醒来,孩子手一直攥着乐红的手,乐红说:你先放开妈妈,妈妈给你倒杯水,你渴吗?
孩子点点头,乐红倒了水,一点点儿地喂给孩子,又问她饿不饿。
孩子说:我想吃挂面。
乐红说:现在没有挂面,妈妈回家给你煮好吗?你一个人在这里能行吗?
孩子摇摇头,说:我不想吃挂面了。我要妈妈。
乐红也实在不放心,不敢把孩子一个人扔下。这时她就想,再有个人就好了。有这个念头,反而使她越发恨林传真。如果不是林传真,家里本来挺平静的。她到现在仍然不想给林传真打电话,打算明天给学校打个电话,让老师们帮她一下。
孩子喝了点儿水,又睡着了。想到孩子正在忍受饥饿,乐红心里非常难受。她一夜都在孩子身边守着,几乎不敢合眼。第二天一早,她给系里和校办公室打电话,系里老师们都在上课,只有校办公室的小韩有时间,乐红把孩子交给小韩,打车回了妙老师家,她给孩子做了挂面,又带着挂面到银行取了钱,等她赶到医院时,孩子刚刚输上液。
她跟小韩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小韩说:看你一脸疲惫,我在这里守着,你回家休息吧。
她说:不用,我不累。
小韩说:晚上你还要在这里,我看你还是休息一下。
乐红看了看孩子,见孩子正在看她,目光里都是不舍。她说:算了吧,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在这里呢。在这里也能休息。
小韩走后,孩子一直往门口看,乐红问:你看什么?
孩子说:不看什么。
想让妈妈干什么,你就说。
孩子说:不想干什么。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看,乐红说:你是不是想找大夫。
孩子说:没有,我总是听见门响。
乐红走过去把门关好,孩子不再往门边看了。过了一会儿又说:怎么没人来看我呵?
乐红说:你让谁来看,妈妈在这里看你不就行了。说到这儿,乐红忽然意识到孩子在等谁,心里一沉。她岔开话题问:你觉得这次考题难吗?
刚一问完她就后悔了。她想把孩子思路岔开,没想到又岔到了孩子敏感的话题上。孩子说:我觉得没答好,我答题时总是头晕。
乐红说:你学习那么刻苦,怎么学习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我觉得你比以前学习认真多了。
孩子说:我学习时眼前总是有好些影子。
乐红问:什么影子?
孩子说:说不清,只是觉得好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在眼前晃来晃去,妈妈,你说,我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症呵。
乐红说:你瞎说什么,你好好的,不要一天瞎想。
孩子说:我觉得这就是精神分裂症。
乐红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说:我现在就觉得门口有人,妈妈,你看看是不是爸爸来了?
乐红摸了下孩子的额头说:你是发烧烧的,人一发烧,眼前就会有幻觉,闭上眼睛,睡一觉就好了。
孩子不再说话,她非常懂事,看到妈妈不高兴她就不说。这段时间,她可能早就想说,一直不敢说,只是朝门口看。看到孩子不再说了,乐红又后悔打断了孩子。
她在想要不要把林传真叫来,自从孩子生病后,她几次想给林传真打电话,又几次打消了念头。她需要人帮助她,可是她不愿见到他。现在是孩子需要他,乐红觉得,再不给林传真打电话就有些残忍了。
她到走廊给林传真打了电话。
林传真很快来了,当他推开病房门时,孩子脸上的表情让乐红久久不能忘记。孩子先是静静地看着林传真,好像不相信这是真的,接着,她看到孩子眼里漾起一层水雾,泪水漫了上来,把孩子的眼睛一点点地淹没。林传真走过去拉住孩子的手,孩子的眼泪才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接着,她看到孩子脸上绽开了笑容,像经过一夜风雨的花朵,在黎明时带着雨珠灿然开放。
乐红明白了什么叫亲情,亲情是远比爱情伟大的感情。那么多作品歌颂爱情,怎么没人好好歌颂一下亲情呢?爱情是易逝的,亲情永远不会消逝。不管这个爸爸多么讨厌,不管这个爸爸多么没有出息,他的女儿都会爱他。她会在病床上一遍一遍地朝门口翘望,希望这个爸爸来看她。
乐红想起当年跟林传真恋爱,那是多么热烈的爱情呵,半天见不到林传真,她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不怕别人议论她,不怕朋友们反对,不怕学校给处分,不怕父亲跟她断绝关系。只要世界上有一个人属于她,她就是安全的、踏实的,这个人就是林传真,除了他谁都不能让她安心,除了他,谁都不能让她安静下来。
她是一头暴怒的狮子,只有林传真能够驯服她。也可以反过来说,林传真是一只野兽,只有她能够驯服。她愿意看见林传真为她着迷,愿意看见林传真满脸憔悴,甚至林传真放一个屁,她都觉得那屁动听。才过了十几年,她看见林传真就变了,变得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反感他,他发出的声音让她无法忍耐。
坐在病床前的林传真多像一个好父亲,他拉着孩子的手满脸慈祥,一个魔鬼看见自己孩子也能够成佛,哪怕是暂时成佛,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乐红终于能回去睡一觉了,从昨天到今天她几乎没有合眼。他告诉林传真,自己得回去一下。林传真说:这里你别管了,你回去吧,晚上你来接班时给孩子带点儿饭。
乐红一回到住处,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中间醒来一次,看到还有一个小时,她给表定了时,又睡。没想到这次一觉睡到了晚上七点,表的闹钟都没有把她叫醒。
醒来做了点儿饭,自己没有吃就赶到了医院。想到让林传真多待了好长时间,她有一丝抱歉。林传真没有在意,只是对孩子说:爸爸明天再来看你。
孩子说:爸爸,你明天一定来呵。
林传真说:你放心,爸爸明天一早就来。
在孩子住院的一周里,乐红跟林传真达成了默契,她每天九点钟回家做饭,中午送饭,陪孩子,下午两点半再回家,晚上给孩子送饭,并且陪孩子到第二天早晨。她不在病房时,林传真在。在外人眼里,看不出这个家庭有什么裂痕。
因为孩子心情好了,身体恢复得很快,准备出院时孩子突然说:妈妈,我这就出院吗?
乐红说:是呵,你已经好了。
孩子说:我觉得还不太好,想再住几天。
乐红看透了孩子的心思,是想让爸爸多陪陪她。她装作没看出来,说,我问问医生。从医办室出来,她对孩子说:再住一天。
孩子脸上如释重负。
看着孩子的表情,乐红心里非常矛盾。她想对孩子说:他有什么好,以前你生病他从来不管你,不就是这次病了,他才来陪你吗?可是她也明白,跟孩子说这些毫无意义。孩子就是爱父亲,不管这个父亲是什么人。
她觉得这个小小的孩子很有心眼儿,她想把母亲拖回到以前的陷阱里。可是她也知道,这么想冤枉了孩子。孩子心地非常单纯,她就是需要父亲。
在医院多住一天要花好些钱,乐红还是让孩子多住了两天。她理解孩子对父爱的留恋。出院那天,林传真要把孩子接回家,乐红跟孩子商量:你不是想爸爸吗?要不,你回去跟爸爸待两天好不好。
孩子拉住她的手:妈妈,你是不是生我气了,你不要我了吗?
乐红说:没有呵,你是妈妈的命根子,妈妈怎么会不要你。
孩子说:我要爸爸,也要妈妈。
乐红无奈地拉着孩子的手,说:好了好了,你还是跟着妈妈吧!
从病房出来,林传真问她跟孩子商量得怎么样,乐红没好气地说:你跟她商量吧。
她气冲冲地回了学校,她以为孩子说这些话,都是林传真怂恿的结果,他是想利用孩子拉她就范。她心里说:你梦想,你以为拿孩子就可以左右我吗?我想离婚,谁也拦不住,我一定要离。
就在她这样想的时候,心里涌上来的却是不自信。她可以怀疑林传真,可以生林传真的气,可是孩子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谁也决定不了孩子的想法。
回学校的路上,她想了很多。她知道要是迁就孩子,就把一个离婚机会失去了。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现在搬回家,将要面对的是难以熬过的平庸岁月,她必须每天看他的假牙,每天听他早晨起床咳嗽,每天忍受他在看电视时挖鼻孔。这个时候心疼了孩子,坑了的就是自己。
她是不是太自私了,天下的母亲都为孩子着想,哪有为自己着想的。可是这不一样,这是一天一天地消磨,是钝刀子杀人。如果需要,她可以为孩子死,可以把自己的鲜血献出来,可以把自己的肝,自己的肾换给孩子,可是她无法忍受这一天一天的、永远看不到头的日子。让她跟一个平庸却貌似不凡,整日装腔作势的人一起生活,看着他把假牙摘下来放在盘子里,闻他满嘴的腐臭气。她不行。
因为她的论文受到了编辑部好评,这些日子她心情不错。现在她再一次跌入到黑暗中。夜里她睡不着觉,总想如果她离了婚,孩子会怎么样?
第二天孩子上学走了,她给妙老师打电话。她没人商量。自从跟林传真恋爱,她就习惯于把自己包藏起来,不跟任何人交心,现在有了难处,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妙老师。
她告诉妙老师孩子日记里的内容,妙老师沉默了好久。妙老师是支持她离婚的,现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她一边说一边哭,放下电话,觉得心里宽松了不少。仔细回想,妙老师并没有告诉她好办法。
妙老师离婚时没有孩子,当然就把离婚想得容易。乐红隐隐觉得,她最后的结果还是逃不出家庭。现在她没有办法,只是拖着。
暑假前,孩子一直很紧张,回到家就学习。乐红奇怪,孩子这么刻苦怎么成绩反而下降呢。她问孩子:你天天这样学,是不是压力太大了。索性好好休息几天,也许效果更好。
孩子摇头:妈妈,我害怕。
乐红说:怕什么?
孩子说:我怕考不好。
乐红说:没关系,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
孩子说:妈妈,你一个人带着我,太难了。我一定要考好,让妈妈高兴。
乐红说:孩子,你不用想那么多。你只要认真学了,不管考得好不好妈妈都高兴。
她看见孩子在流泪,赶紧离开了。
她有些恨孩子,怎么这么软弱,日子不是过得挺好吗?天不是没有塌下来吗?难道少了一个父亲,世界就到了末日不成?
期末考试第一天,孩子有些发烧,她问孩子用不用跟学校请假,孩子说今天考试,不能请假。她给孩子吃了两粒速效伤风胶囊,送孩子上了公交车。
孩子走后她一直不踏实,在办公室里一阵阵心慌。她想给林传真打个电话,本来讨厌林传真,怎么一想起孩子,第一个求助对象还是林传真,可能因为林传真是孩子的父亲吧?
其实跟林传真说又有什么用?林传真从来不管孩子,难道要离婚了还指望他帮助不成?
正心烦,刘杰忽然到办公室找她。她问刘杰有事吗?刘杰说没事,只是想来看一看她。她说:我现在正忙,咱们以后再聊吧。
刘杰说:我也是路过。接着又跟她说,想借一本关于曹禺研究的书,乐红在文件柜里翻了翻,说没有,可能放在家里。
刘杰说:那我回头到家里找你拿,老师您忙吧。
刘杰走后,她越发心烦。她想,不能再让这个男生来办公室找她了,她已经看出来,每次他一来,办公室的人就借故躲出去。她现在正离婚,保不定人家怎么想呢。
让他到家里也不妥,她怕孩子看见,自从看了孩子的日记,她一直想跟孩子好好谈谈,每次坐到孩子对面,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她想,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儿软弱,自己如果当初生一个男孩儿,可能对离婚就不这么在意了。
中午孩子不回来,在学校吃饭,乐红也在食堂里吃,吃饭时她一直想孩子感冒好了没有,考得怎么样,考题难不难?她总觉得孩子在远处叫她,明明知道不可能,还是回过身来一次次地看,她的感觉相当不好,总觉得孩子出了什么事。
下午四点半,她接到孩子学校的电话,她一下慌了。老师说:没什么大事,就是考试时吐了,不要紧。
她打车赶到学校,看到孩子正在传达室长椅上歪着。她赶过去拉住孩子的手,发现孩子手冰凉冰凉的,她问:你手怎么这么凉?
孩子说:妈妈,我冷。
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烫得厉害。说:咱们去医院。
在出租车上孩子对她说:妈妈,我明天还要考一门课,是外语。
她抱着孩子说:不考了,生病了还考什么,不考了。老师也不能让生病的学生考试。
孩子说:那我少一门课的成绩,怎么办?
她说:不管这些,反正学校会有办法。
到了医院,孩子体温已经到了四十度,医生让她立刻住院。乐红身上只有三百块钱,不够交住院押金的,碰到一位大夫是他们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人家跟收费处打了招呼,先办了住院手续。
一到病房孩子就昏迷了,内科的护士和大夫一点儿都不急,不紧不慢地铺着床单。乐红说:求求你们,快一点儿。
护士说:再快也得一件一件地办,要想快你到急诊室去。
乐红不敢再说,只是哭。这时那个学生家长赶了来,医生和护士的动作麻利了些。输上液,医生让乐红给孩子物理降温,乐红用毛巾蘸着凉水,一遍遍地给孩子擦着额头,四肢,再一试表,孩子的体温还在三十九度。
看着吊瓶里的药液一点点儿地流进孩子的身体,体温还降不下来,乐红心急如焚,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我得病吧,让我发烧吧,让上帝惩罚我吧,一切罪孽都是因我而起,不要折磨我的孩子。孩子高烧仍然不退。
深夜十一点,孩子体温才降到三十八度多,乐红的心总算略略放下来。高烧一减弱,孩子醒来了,她的第一句是:妈妈,我考了多少分?
乐红说:今天刚考完,还没判出来呢。
孩子说:妈妈,我梦见老师撤了我的卷子,说我答得不好。
乐红说:妈妈知道老师们都喜欢你,你一定能考好。
孩子说:我答题时吐了,老师让我回家,我没有回,我坚持把卷子答完了,就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答得对不对。
乐红说:咱们不想这些,你考成什么样妈妈都满意。你已经尽力了。你是个好孩子。
自从醒来,孩子手一直攥着乐红的手,乐红说:你先放开妈妈,妈妈给你倒杯水,你渴吗?
孩子点点头,乐红倒了水,一点点儿地喂给孩子,又问她饿不饿。
孩子说:我想吃挂面。
乐红说:现在没有挂面,妈妈回家给你煮好吗?你一个人在这里能行吗?
孩子摇摇头,说:我不想吃挂面了。我要妈妈。
乐红也实在不放心,不敢把孩子一个人扔下。这时她就想,再有个人就好了。有这个念头,反而使她越发恨林传真。如果不是林传真,家里本来挺平静的。她到现在仍然不想给林传真打电话,打算明天给学校打个电话,让老师们帮她一下。
孩子喝了点儿水,又睡着了。想到孩子正在忍受饥饿,乐红心里非常难受。她一夜都在孩子身边守着,几乎不敢合眼。第二天一早,她给系里和校办公室打电话,系里老师们都在上课,只有校办公室的小韩有时间,乐红把孩子交给小韩,打车回了妙老师家,她给孩子做了挂面,又带着挂面到银行取了钱,等她赶到医院时,孩子刚刚输上液。
她跟小韩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小韩说:看你一脸疲惫,我在这里守着,你回家休息吧。
她说:不用,我不累。
小韩说:晚上你还要在这里,我看你还是休息一下。
乐红看了看孩子,见孩子正在看她,目光里都是不舍。她说:算了吧,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在这里呢。在这里也能休息。
小韩走后,孩子一直往门口看,乐红问:你看什么?
孩子说:不看什么。
想让妈妈干什么,你就说。
孩子说:不想干什么。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看,乐红说:你是不是想找大夫。
孩子说:没有,我总是听见门响。
乐红走过去把门关好,孩子不再往门边看了。过了一会儿又说:怎么没人来看我呵?
乐红说:你让谁来看,妈妈在这里看你不就行了。说到这儿,乐红忽然意识到孩子在等谁,心里一沉。她岔开话题问:你觉得这次考题难吗?
刚一问完她就后悔了。她想把孩子思路岔开,没想到又岔到了孩子敏感的话题上。孩子说:我觉得没答好,我答题时总是头晕。
乐红说:你学习那么刻苦,怎么学习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我觉得你比以前学习认真多了。
孩子说:我学习时眼前总是有好些影子。
乐红问:什么影子?
孩子说:说不清,只是觉得好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在眼前晃来晃去,妈妈,你说,我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症呵。
乐红说:你瞎说什么,你好好的,不要一天瞎想。
孩子说:我觉得这就是精神分裂症。
乐红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说:我现在就觉得门口有人,妈妈,你看看是不是爸爸来了?
乐红摸了下孩子的额头说:你是发烧烧的,人一发烧,眼前就会有幻觉,闭上眼睛,睡一觉就好了。
孩子不再说话,她非常懂事,看到妈妈不高兴她就不说。这段时间,她可能早就想说,一直不敢说,只是朝门口看。看到孩子不再说了,乐红又后悔打断了孩子。
她在想要不要把林传真叫来,自从孩子生病后,她几次想给林传真打电话,又几次打消了念头。她需要人帮助她,可是她不愿见到他。现在是孩子需要他,乐红觉得,再不给林传真打电话就有些残忍了。
她到走廊给林传真打了电话。
林传真很快来了,当他推开病房门时,孩子脸上的表情让乐红久久不能忘记。孩子先是静静地看着林传真,好像不相信这是真的,接着,她看到孩子眼里漾起一层水雾,泪水漫了上来,把孩子的眼睛一点点地淹没。林传真走过去拉住孩子的手,孩子的眼泪才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接着,她看到孩子脸上绽开了笑容,像经过一夜风雨的花朵,在黎明时带着雨珠灿然开放。
乐红明白了什么叫亲情,亲情是远比爱情伟大的感情。那么多作品歌颂爱情,怎么没人好好歌颂一下亲情呢?爱情是易逝的,亲情永远不会消逝。不管这个爸爸多么讨厌,不管这个爸爸多么没有出息,他的女儿都会爱他。她会在病床上一遍一遍地朝门口翘望,希望这个爸爸来看她。
乐红想起当年跟林传真恋爱,那是多么热烈的爱情呵,半天见不到林传真,她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不怕别人议论她,不怕朋友们反对,不怕学校给处分,不怕父亲跟她断绝关系。只要世界上有一个人属于她,她就是安全的、踏实的,这个人就是林传真,除了他谁都不能让她安心,除了他,谁都不能让她安静下来。
她是一头暴怒的狮子,只有林传真能够驯服她。也可以反过来说,林传真是一只野兽,只有她能够驯服。她愿意看见林传真为她着迷,愿意看见林传真满脸憔悴,甚至林传真放一个屁,她都觉得那屁动听。才过了十几年,她看见林传真就变了,变得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反感他,他发出的声音让她无法忍耐。
坐在病床前的林传真多像一个好父亲,他拉着孩子的手满脸慈祥,一个魔鬼看见自己孩子也能够成佛,哪怕是暂时成佛,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乐红终于能回去睡一觉了,从昨天到今天她几乎没有合眼。他告诉林传真,自己得回去一下。林传真说:这里你别管了,你回去吧,晚上你来接班时给孩子带点儿饭。
乐红一回到住处,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中间醒来一次,看到还有一个小时,她给表定了时,又睡。没想到这次一觉睡到了晚上七点,表的闹钟都没有把她叫醒。
醒来做了点儿饭,自己没有吃就赶到了医院。想到让林传真多待了好长时间,她有一丝抱歉。林传真没有在意,只是对孩子说:爸爸明天再来看你。
孩子说:爸爸,你明天一定来呵。
林传真说:你放心,爸爸明天一早就来。
在孩子住院的一周里,乐红跟林传真达成了默契,她每天九点钟回家做饭,中午送饭,陪孩子,下午两点半再回家,晚上给孩子送饭,并且陪孩子到第二天早晨。她不在病房时,林传真在。在外人眼里,看不出这个家庭有什么裂痕。
因为孩子心情好了,身体恢复得很快,准备出院时孩子突然说:妈妈,我这就出院吗?
乐红说:是呵,你已经好了。
孩子说:我觉得还不太好,想再住几天。
乐红看透了孩子的心思,是想让爸爸多陪陪她。她装作没看出来,说,我问问医生。从医办室出来,她对孩子说:再住一天。
孩子脸上如释重负。
看着孩子的表情,乐红心里非常矛盾。她想对孩子说:他有什么好,以前你生病他从来不管你,不就是这次病了,他才来陪你吗?可是她也明白,跟孩子说这些毫无意义。孩子就是爱父亲,不管这个父亲是什么人。
她觉得这个小小的孩子很有心眼儿,她想把母亲拖回到以前的陷阱里。可是她也知道,这么想冤枉了孩子。孩子心地非常单纯,她就是需要父亲。
在医院多住一天要花好些钱,乐红还是让孩子多住了两天。她理解孩子对父爱的留恋。出院那天,林传真要把孩子接回家,乐红跟孩子商量:你不是想爸爸吗?要不,你回去跟爸爸待两天好不好。
孩子拉住她的手:妈妈,你是不是生我气了,你不要我了吗?
乐红说:没有呵,你是妈妈的命根子,妈妈怎么会不要你。
孩子说:我要爸爸,也要妈妈。
乐红无奈地拉着孩子的手,说:好了好了,你还是跟着妈妈吧!
从病房出来,林传真问她跟孩子商量得怎么样,乐红没好气地说:你跟她商量吧。
她气冲冲地回了学校,她以为孩子说这些话,都是林传真怂恿的结果,他是想利用孩子拉她就范。她心里说:你梦想,你以为拿孩子就可以左右我吗?我想离婚,谁也拦不住,我一定要离。
就在她这样想的时候,心里涌上来的却是不自信。她可以怀疑林传真,可以生林传真的气,可是孩子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谁也决定不了孩子的想法。
回学校的路上,她想了很多。她知道要是迁就孩子,就把一个离婚机会失去了。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现在搬回家,将要面对的是难以熬过的平庸岁月,她必须每天看他的假牙,每天听他早晨起床咳嗽,每天忍受他在看电视时挖鼻孔。这个时候心疼了孩子,坑了的就是自己。
她是不是太自私了,天下的母亲都为孩子着想,哪有为自己着想的。可是这不一样,这是一天一天地消磨,是钝刀子杀人。如果需要,她可以为孩子死,可以把自己的鲜血献出来,可以把自己的肝,自己的肾换给孩子,可是她无法忍受这一天一天的、永远看不到头的日子。让她跟一个平庸却貌似不凡,整日装腔作势的人一起生活,看着他把假牙摘下来放在盘子里,闻他满嘴的腐臭气。她不行。
前一篇:假牙[中篇小说](4)
后一篇:假牙[中篇小说](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