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10%认为生活离不开互联网
(2008-07-30 18:14:03)
标签:
互联网信任度影响力cnnic陈刚it |
分类: 广告乌龙 |
CNNIC的最新调查出炉。网民规模2.53亿成为世界第一当然表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19%也并不令人惊奇。年初我就预测2008年互联网的普及率会超过20%。
互联网到底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非常值得细读的。
认为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为53.1%,认为有些沉迷于互联网的比例为18.3%。这个比例有点抽象,换算成实际的人口数量更清楚,网民的53.1%是1.343亿人,18.3%是4630万人。也就是说,不考虑沉迷于网络的,认为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的已占到中国人口的10%。
如果想了解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个数字足够说明问题了。如果再有数据对这10%的人群结构进行分析,一定能更清晰地了解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对CNNIC新报告的解读,网上耸人听闻的题目是:85%中国网民不信任互联网,吓了一跳,又仔细看了CNNIC的报告,发现数据是这样的,认为博客和论坛内容非常可信和可信的网民比例为15.7%,这首先不能扩大为所有互联网的内容,在互联网上,UGC肯定是可信度较低的,但问题在于不能把其他85%的网民直接划为不信任博客和论坛的内容。CNNIC还有一句话:认为论坛/博客/个人空间内容可信度一般的网民比例达到64.5%。可信度一般就是不信任么?如果对调查有所了解,应该知道,在非常可信、可信、可信度一般这三个指标外,还有不可信、非常不可信两个指标。也就是说,根据CNNIC的数据,即使博客和论坛这样可信度较低的互联网内容,持明确不信任态度的网民比例其实也只有19.8%。85%的网民不信任互联网的言论来自于7月25日《北京商报》以《85%中国网民不信任互联网,产业升级受到严重阻碍》为题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观点和分析是非常荒谬和错误的。对这些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谈。希望记者朋友认真研读报告,深入了解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情况,提高专业素养。
无论如何,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互联网正爆发出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而且逐渐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