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批石

山是大石头,石是小山头。看山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看石头,不过就是石头比较大而已!黄山多怪石,也是吸引游人的重要因素。我喜欢自然形态的石头,因为它们有着“天然去雕饰”的品质。我对石头有自己的欣赏标准:其质可人,其形宜人,石中有故事。黄山石有大象的景观,也有巧石的点缀;有千刃绝壁,也有天工造化。雄浑如华岳昆仑,小巧似园林盆景。熔两者于一炉,铸气象以万千,这就是黄山山水的绝美之处。

黄山大势,山高壑深,巨嶂如屏风,山峰似斧劈,林木在峭壁杂生,云岫在山间流窜。有栈道深入峡谷,有天梯直上云端。我们本想早起去看日出,不想,半夜下起了小雨,使计划泡汤。导游告诉我们,在黄山看日出的概率仅仅是40%,很难碰上,有时候在山上住好几天也难以看到。时间不长早晨的雨雾消失了,依然是没有太阳,但是却看到了正在“涨潮”的云海!虽然云层不是很厚,但这也是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呢!

猴子观海
就拿猴子观海这个景观来说,云层厚的时候,云海可以长到猴子蹲居的那块大石头处。有了云海,这个景观才变得活灵活现,倘若是没有云海呢?你会觉得那猴子也不过是个“傻猴”而已!还有“飞来石”,当云岫从它腰间生出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正在“飞来”!

飞来石
我们沿着大峡谷的栈道一直走到谷底。在山中看石头,那石头是活的,变化无穷而生出许多故事。夏天湿气重,石头上会长出绿苔,冬天寒冷,它会被白雪覆盖。高处俯瞰,它是一个小巧的盆景,走近身旁,它又变成了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它高兴的时候晴空万里,脉缕清晰,你能亲切地感触它;它消沉的时候会释放烟岚雾霭,把真实的面貌隐藏起来。它会落地生根,难以摇撼,它也会驾云踏浪,如腾如奔……这些变化都取决于你看它的时令、时机、方位和角度,“转侧看山山不定”就是这个意思。

苏州的园林多以盆景取胜,而我看那些盆景多取材于黄山,把黄山的景观浓缩于盆中,甚至不用修改,就是绝佳的作品。这些景观在自然中沐浴,含英咀华。有的与自然生长的松树有关,有的靠石头的造型成趣。有的景观可以单独成章,直接模仿就行,如“梦笔生花”;而有的景观只能将其放在黄山的大背景中才有味道,如“猴子探海”。它们在崇山峻岭当中独具仙风道骨,在大气磅礴当中屡屡秀出灵气,使游人时而感叹时而惊喜,在旅途中收获无穷的乐趣。

梦笔生花


以黄山入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很多摄影家都来黄山采风,很多画家都来黄山写生。黄山已为世人留下许多传世的精品。我看黄山用各种绘画的技法表现都能出彩,皴擦点染皆成妙趣。可用泼墨取其大势,画山中的云生云灭;可用工笔画其肌理,表现黄山的婀娜多姿。用斧劈皴表现黄山的雄浑,用雨点皴渲染黄山春天山花烂漫的植被,用卷云皴勾勒盆景中的黄山,用折带皴拮取山中的巧石……我不大懂画,这也许是我在瞎说,但我看过各种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卷,北派的雄浑苍劲,南派的俊秀朦胧,在黄山山水中都能找到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