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转型的为何没转成?

标签:
产业转型赛格国企财经 |
这是在深圳彩田路和笋岗路交汇处的赛格三星的厂区,就在莲花山的西北面,其东面是黄木岗公园,南面隔条笋岗路是莲花一村住宅区。
赛格三星的牌子已经取消,赛格集团还在。还是五、六年前,就听说赛格厂区要搬迁到龙岗去,新建一个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园区,看来并没有实现,所以,老的园区土地并没有被市政府收回。
也就是说,赛格很早就面临转型,全国仅四川长虹还保留在显像管领域的一点竞争力,而显像管本身已面临数码的挤压。
赛格这样的国企转型难,道理都差不多:对创新的迟钝、对既有土地升值的贪恋、转型中老员工安置难、资金短缺除非政府拨款或强令银行贷款。
早几年,在房地产带动土地价格猛涨过程中,听说赛格集团在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谈判,试图保存现有土地搞商业地产开发,政府碍于土地招拍挂,不敢答应,且新园区也不敢给太多的地——怕炒地——国企升级无良方、炒地有高术,已众所周知。
现在,金融危机来临、土地贬值,升级就更难了、老员工安置更难了、要获得资金更难了。怎么办?
前一篇:蒙牛仍然躁而不实
后一篇:应理性地看待放松“二套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