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仍然躁而不实
(2008-12-13 09:13:33)
标签:
蒙牛批评杂谈 |
12月12日的《羊城晚报》有一个“蒙牛专题”,三管齐下构建“安心奶源工程”。但宣传报道中漏洞百出:
一、“一方面,凡是之前曾经出现过问题的奶源的奶站全部彻底淘汰掉,中止双方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对于现有奶源按照今年10月份国务院公布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理》的相关要求,对奶站的硬件进行评估,同时规定日收奶量最少在2吨以上才进行合作。低于2吨的小奶站,则鼓励其相互合并经营。每天收奶量1吨以下的奶站,如半年内仍不能改善,则要全部淘汰。”
按照常识,蒙牛应该公布有关数据,如查出多少问题奶站,如何如何分类处理。低于2吨的奶站有多少家?低于1吨的奶站有多少家?低于1吨的奶站半年内是要求达成与别人联合扩大出奶量还是改善检测设施以改善安全保障?语焉不详!还有,原来的大大小小奶站到底仅仅有多少家是安检合格的?
由此报道看,宣传是避重就轻的。
二、乳业危机后,蒙牛公司实施六大举措:一严把奶源关,二严把检测关,三严把原料关,四严把生产关,五严把出厂关,六严把检测关。
这六大关,第二与第六都是“检测”,看来这是按流水线来一个一个数的。从逻辑看,又不是按流水线说事,奶源不算原料?储存好像没专门说一说?
总之,从这个宣传资料看,蒙牛仍然是心浮气躁、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