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文】东方有这种理念,日本有一个伊势神宫,每20年拆掉一遍,用木头和草建,经过千百年它的样式留下来了,因为它总在重复。
【贺承军】从形态来说我们的城中村为什么是脏乱差,可能也是应付政府可能改造的可能。男士们有体验,很多的低级发廊是不装修的,随时应付被查封。(众笑)
【王绍培】武汉很多的建筑是街上的大理石花岗岩的建筑,这是用不着的,经济上是不合适的。我们要考虑建筑的经济,这个房子刚好用50年,拆掉不浪费。日本的车可能也这样的,不是很结实,到了某一个时候就可以报销,否则的话如果经济投入太大,报销就浪费太大了。我说改错,就是错了可以再来,这个房子不环保,将来我们要求环保,对于环保的概念来说这个房子就错了,错了可以改造。
城市的改错性,过去我对我们的道路经常挖了又建,建了又挖,我觉得也对,错了就要改。但是我们的城市有一个问题,老挖,常常错。其实城市是可以改的,不但是一个改错的权利,跟经济上的考虑怎么样把它恰当地结合起来,可能是这个城市未来的一个方向。其实现在深圳还有很多的地方都错了,比如交通,交通肯定是很大的错误,没有地方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的人必须在高速公路上骑,变成什么情况呢?想快的快不了,本来是为了很快的,但是你没有给人家想慢的人留下通道,结果想慢的人就在很快的道路上行使他的路权利,这就不和谐了。充满了这种改错的可能性。
【老亨】现在对我们“城市再生”的主题就有误读,比如“城市中国”是我们协办的核心媒体之一,他出的那本专刊给人的感觉是深圳需要重新再生一次。他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一组文章上去以后给人的感觉是:深圳原来搞错了。
【黄伟文】专刊主要是探讨深港的关系问题。
【老亨】但是很容易把“城市再生”的概念跟城市再一次面临发展机遇,好像深圳已经死过一次了。
【贺承军】再生可能还有一个经济学上的原因。
【老亨】现在好像面临再次发展机会的这么一个误读,类似这方面没有向公众表达清楚,你刚才说的“城市再生”要听您讲了以后才清楚,现在很多看新闻报道都是看标题的,如果感兴趣会细看,如果不感兴趣就看一下标题获得一个意向,“城市再生”怎么回事就放过去了,获得的意向跟我们的主题意思其实完全相反的。
【李亚夫】我想从社会学城镇化资本角度来理解双年展,因为原来办的我也来看了,我觉得华侨城在这里做一个双年展,这种形式为我们这个城市增加了深圳的城市文化资本,这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构建,这种行为我认为是越多越好,越深入越好,越普遍越好。
跟市民之间的关系来讲,因为你本身的建筑,建筑双年展实际上就有一个我们说的语境,只能围绕城市空间和建筑相关的话题来做,懂不懂大家都说过了,这个不是问题,因为概念展必须保持一定的探索性和未知性。但是你们在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这个展览缺了什么呢?第一,缺了市民和城市之间的个人展示。第二,缺了在“城市再生”的宏大气势当中,应该再有一些我们个人的遭遇、个人的境遇,个人的建筑,个人和城市之间的这种关系。第三,目前这个主题里面,尤其像去年发生了一些跟我们城市构建很重要的一些联系的事件没有做出探讨。在我们的城市空间再生的话题里面,跟城市空间密切相关的社会空间、社会权利空间,我看我们的主题里面涉及得不是太多。比如《物权法》的问题,重庆钉子户引起的一系列的讨论问题,我觉得这个缺少。跟《物权法》相关的,我们深圳人也做了很多的探索,比如业主委员会(音)在维护我们的个人产权空间,和相对的业主委员会做的一个空间,和我们城市怎么样对于违法加建的业主的社会权力空间,他们认为这种保守,甚至认为《物权法》是落后的,这种空间的探讨没有进展。
我希望在“城市再生”概念里面能不能再加上一个跟我们个人的物权,跟我们城市关系密切相关的这么一个社会权利相关的一个再生的问题。这次十七大很罕见地提出了一个“社会的价值再构建问题”,以前只讲经济,这一次谈了一点政治改革,实际上现在也还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这里面提到了一个“社会空间构建”,在城市里面的空间构建这是一个公共构建非常重要的话题,对于我们来讲,双年展里面提到了,能不能把我们大家所关注的这种社会空间构建,比如说NGO组织,在当下的困境,比如周家建(音)先生这样的在深圳首创的一个地位,你这个社团不能够履行它的职责的问题,这涉及到一些物权的规定,另外涉及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或者是后集权时代的对民间组织的控制的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大家说的权利的问题。
这个权利是公民权利和社会空间,到底我们缺乏什么?在城市空间里面尤其在公共空间的领域里面,我们不缺少公共的话题,但是缺少真正的公民思想和这种思想生存的一个空间。我觉得在深圳既然有一种萌芽性的已经有阶段性的成果和城市社会空间权利相关的主题,作为城市来讲,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原来龙应台曾经提到一个问题,这个城市是谁的城市,为谁而建的城市,谁共同来分享这个城市?他提到的问题我觉得是这个很尖锐的话题。
在我们这个双年展里面,我希望在这个社会空间里面,第一能不能“城市再生”里面加入社会空间、社会权利空间的构建,这不仅仅限于物质空间的构建,比如这里面城市的管制里面,另外在宏大的叙事里面要加上社会间构建的问题。另外在整个的话题里面来讲,应该要有很多个人的生存故事在里面。
前年我们在这里讲了龙华的一个老太太,自己建了一个小蟹屋的事情,这个东西很可惜的,可以延续这个主题,那个时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已经拆掉了)
【李亚夫】正因为拆掉,我们可以再采访一下老太太,个人的空间里面可以稍微扩展一下,我也在研究一些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问题。比如深大的李教授有一个“香巴艺展”(音)的地方,84年开始建的,投了200万进去97年被强迫拆掉了,现在又进到里面来了,像这样的艺术家空间,跟你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这种相关空间化的联系,可以更好的跟我们的个人的遭遇和个人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话题如果展开的话可能会触及到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本质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不可以谈,如果我们往前走的话如果涉及到一些问题不回避他的话,仅从技术层面来谈我觉得意义不是太大。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普军】我的感受跟大家说的一样,形式很好,这个方面可以坚持。但是确实感受到不是太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很多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没有去挖掘。刚才讲的建筑材料的问题,这种新材料的研发力量还是很强制的,之所以不能产业化,一方面可能不光是观念的问题,还是消费不起,大家一想到自己要建房成本的问题,有便宜的为什么自己不节省呢?我觉得不光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还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房子改造再生的这方面,在国家目前的做法真的是为了管理的角度,他为了管理方便,自己把这个复杂的事情变成很简单。以前说过“房子是可以改变人的”,既然这是个这么重要的都是,能够改变里面生活的人,如果人不能相反对房子做一个改变,或者反过来影响它,这么一个复杂的社会,各种兴趣爱好什么都没有,非要搞一个比较标准化的东西让大家住在一起是很不好的。
我们在日本感受很深,在日本的大阪的一个社区的河边有一栋建筑很有意思,他把过山车迁到建筑里面,过山车不停地在建筑里面转,把里面做成包厢,有两三个人可能在一边吃晚餐,一边欣赏转的东西。
如果在我们国家如果有这种设想肯定不可能让你去实现的,建筑管制部门一下子把你搞死了,但是这样多元化的东西在别的国家都可以做。
在日本特别是很多的民房,独立的别墅也好,包括多层和高层的一些房子,基本上是按照你自己的兴趣都可以做一些创意的。最近我看日本的电视《冷暖人间》,里面看到很多的房子都是有民宅的感觉,可能作为小人物可能就这么一点小能耐,就这么一点资本,如果有一点储蓄就去开小餐馆,体现了对社会的价值,各个方面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去走,包括功能和样式真的管得太多了,对服装也好对个人的信念也好都会生发挥一定的影响能力。
确实网上也在讲,如果按照日本的物业去做的话,一半的建筑要通不过,它通不过中国的标准,营业面积等等都不能达标。我们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好。
【主持人:贺承军】技术权威能够强化政治权威。
【普军】大家也讲了老百姓为什么对房子不能改造,我看的那个电视剧里面有一个小餐馆,战后40年代建的,一家谋生,一家4、5个人靠这个小餐馆,泡沫经济的时候,它基本上翻新过,但是还是比较破烂的,比我们的路边摊稍微好一点。但是泡沫经济的时候,12亿日元的地价,他几个女婿说既然有这么多钱我何必再去开什么餐馆呢?每人分几亿,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墅什么都可以买。但是那家的家长说不能这样,他跟房地产的开发商签订了一个协议,把地皮给我,每家分得房子,在低价高涨的时候签的协议,产权还是老百姓。完了以后高楼起来了,在这里面他的小餐馆就鸟枪换炮了,就成了楼房,自己还搞了两套住宅,门口还搞了一个另外一个小门面,经营化妆品店。这种因为城市的发展惠及老百姓的,老百姓一定有能力把这个事情做好的。
但是研究的改造利润都被开发商搞跑了,老百姓都处于劣势的时候,他的改造的动力都是很小的,我们应该更多地跟他们比较一下。在这里面能不能真正让政府说,我来引导一下,但是不是一定像钉子户一样,我就这样。包括金融中心的蔡屋围有必要吗?也没有必要。我们去日本的时候很清楚,当时安倍对成田的机场钉子户发通牒,如果再不搬政府不会再给你做任何的谈判,你这一辈子就一栋房子孤零零地在那里,话没有说完他自己辞职了。
我觉得要尊重老百姓的权利,他能够待在哪里,还是老百姓。开挖电缆电线的问题,除了东京以外,大阪等等到处的电线是密密麻麻的,全是架子接上的,路修得好好的,电线全在上面爬着。在日本大阪的全中野(音)边上的电线都在路上走,电线杆一段一段的,没有谁觉得不好。我们看了以后觉得跟中国怎么样,如果中国上面电线密密麻麻的话下面肯定是垃圾什么的。这也很有意思。可能是哪一个别墅边上有一个小菜地,可以盖房子,也可以种菜,说明老百姓的权利。
但是我们这里只是方便政府的管理,政府在什么时候方便起来要强要拆了,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一定要拆的,很多方面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我觉得还是能不能把这些东西结合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对比一下。大家觉得有意思,可以探讨,他们牵扯到生活时候,或者你告诉开发商为什么不能把过山车修在房子上面?问题到底在哪儿?这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