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小镇是一座天堂(一)

(2007-07-09 23:14:40)
 

那个小镇是一座天堂(一)

 

    年已60岁的美国乡村歌手琳·安德森,在一首歌中唱道:“这里的农民靠挖煤挣钱,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煤场,旁边有一座废弃的监狱,不远处有一座村庄,这个小村庄是一座天堂。”这是美国的制造业称雄于世、处于鼎盛期的复杂意象。我迫不及待地串起一串故事:因为有煤可挖,农民们挖矿去了,收入增高、生活改善了,监狱废弃了。但没有监狱的自由生活,并不是全部的幸福,天堂般的景色留在传统的被人遗忘的乡村里。美国的乡村歌曲,表达的不仅仅是乡愁的哲理,可能还暗示着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之间的永恒矛盾。

    中国处在发展中,在高速的发展中,粗糙的生活状态对应了粗糙的哲学状态。我们愿意相信发展和未来对于中国人的一切承诺。“发展”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自有自由和幸福。

    逐渐地,我们感受到了自由和幸福之间的巨大张力,尤其是仅有经济的自由,带来的不仅不是幸福,甚至是伤口上撒盐的痛苦。可以倒推回去,没有经济自由的时代,痛苦是麻木的,甚至变态为一种政治上的幸福氛围。而如今,经济的自由,反而激醒了麻木,使痛苦成为可充分感受到的。

    借着深圳七月初的热风,我飞到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贵州的镇远古城,那以高房价为痛苦标帜的自由经济之风离我渐行渐远。清凉的古镇,保持着作为几百年来中国最自由的贸易场地之一的神秘氛围,让我安静地反思自由经济和幸福这样的形而上的问题。

    镇远是很早的时候就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她在这几十年间并未出名,随着陆路交通取代水路交通作为贸易和交往的方式,这个自古以来自中原进入云贵高原的第一水陆码头,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镇远古城的淡出,是和中国近当代的急剧现代化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几乎是因为她的遽然而退,才保持了古城的矜持和体面:氵舞阳河穿城而过,河两岸的府城和卫城留下的文物古迹达160多处,由各地客商带来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统一于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大格调中,说是苗乡古城,实则是各族人文荟萃之所。在中国强劲的资金流动性经济之风愈刮愈烈之时,氵舞阳河的流动性如此平缓,落日余晖、码头蔓舞、酒肆灯红,竟教我心底生出无限的幸福感:这是沈从文的沱江和凤凰古城都未曾使我如此感动的。这个小镇,是一座天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