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将成长为全球住宅行业老大?
曾几何时,中国房地产的领头企业万科似乎与世界一流住宅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房地产价格猛涨两年之后,万科现在可以问鼎全球行业老大了。在进入所谓资本时代以来,看来土地的因素依然不可忽视。还是早几年前,来自台湾的富士康公司在中国大规模的业务扩张和土地扩张,已使郭台铭先生占据台湾首富的地位。中国的土地值大钱了,这也是“先让一部分土地涨起价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一再证明了的。
昨天经过深圳彩田路与笋岗路的交叉口,见到一座万科长期占用的立柱广告写着“深圳成长、万科成长”,图像是一个竖向玻璃方柱体上向四周撑出一些金属和玻璃方形体块,竖向体显得有点虚,不那么有力,但四周膨胀的体块是非常有冲击力的。万科在深圳崛起,目前已基本上完成在全国一线城市的布局,意欲做百年老店,却在短短二十余年间做到了全球行业老大,这应该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好消息。深圳还有一些行业的好消息其实并不为外人所知,如印刷、珠宝、手机、电脑和电子产品,在全国及至全世界有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今房地产业处于一种既火爆又尴尬的局面,却仍旧有万科这样的公司在倔强地走向世界行业高端。万科在倡导并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也得到公众的肯定。
深圳房价涨得人心虚,在土地严控的条件下,似乎是要从源头上切断涨价的洪流。在新房子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涨价已扩散到二手房和租赁业,这波涨价亦随之而波及服务业。在福田区,房租已增长60~80%,资金的流动性,已成不可抑制的“历史潮流”,道德评判、从穷人角度发出的呼吁,从行政角度颁行的政策,已无法喝止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八部委再次联手查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违规行为。现在,恐怕是八部委该查一查自身颁布的政策,是否有暗藏促进房价上涨、暗藏抑制其他行业有效投资的因素。
万科董事长第一次公开表态,如果房地产业存在泡沫,泡沫一定会破,而万科不怕泡沫挤破。其表态的重心在于万科不怕房地产泡沫破灭。
这是一贯以来的政治上正确的言论之继续,是意图作行规制订者的心态。尽管在房价猛涨过程中,万科也免不了随波逐流,但万科一直有清晰的目标,它要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也确实符合万科要作行业老大的目标利益。它强调它绝不领涨房价,但跟涨是不可避免的。
推进住宅产业化,制订绿色、生态、节能指标,打造面向长远的公司目标、管理团队和企业制度,即使在楼市高调发昏的这几年,万科明智地采取低调,正是在做那些必须要做的正确的事。这种做法,是王石和万科的高明之处.在是非关头,不失大节,并实现实力增长,在顺风顺水时,亦居安思危,确是高人高招。
坦率地说,王石把总经理职位传给郁亮之后,刚开始免不了让我们这种外人担心。三年来的表现,郁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以及与王石不同的领袖气质。
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声夸赞万科?因为万科的理念贯彻着八十年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精神,它是走正道的公司,是中国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先锋模范公司。只要你不把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进程抹得一团漆黑,只要你承认中国完善市场经济的希望之光犹在,那么有一束光就是万科发出的。矫治高房价,仅万科一家是做不到的,但万科的住宅产业化之路,会使更多的中国人在未来住上廉价的好房子。王石也许是说,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万科会造出普通收入阶层也能往得起的好房子。在这个开发商的形象黯然,使公众也变得心境惨淡,坊间对于房地业发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时,万科低调地再次亮出自己的旗帜,借与一家英国机构探讨居住问题(海螺行动)的机会,阐明万科所思所守所追求,整体而言,万科是代行业立言立行,虽不能把高房价这只胀气的皮球踢破,也不能把它踢回给政府,至少也能做到让这只皮球尽可能回到它应该逗的位置——不是指价位,而是指责任。
应该看到,目前公众对房价高企已产生审丑疲劳,中央政府严控土地新项目的决策,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作用,即让汹汹涨势面临无量行空的局面,公众炒房热情也会被迫回到稍为理性的状况,如汤臣一品这样的天价房乏人问津就是明证。我并不认为政府强行死掐商品房土地供应量是非常明智的,但既然造成这个局面,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行业整合的契机出现了,暴涨两年形成万科这样的大公司,也可算是不幸中的可幸之处。各地方政府倘能借机推出适量的政策性住房和完善的政策性住房体系,中国的房地产业走向健康发展轨道的契机也就出现了。
至于免不了在政府推出政策性住房的过程中有所作为的国有房地产公司,应该向万科学习的无非是两点:一是长远发展目标和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和制度,二是逐步从政府断奶,并与其保持理性的距离,尊重公众、亲近客户。后一点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忽视,在我看来,这是万科立于不败之地的“黑匣子”内容,前者却是可以标在旗帜上的。
给房地产界吹点振奋之气吧,否则,闷死了。这是我为什么借万科来说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