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下的小窗户
中国要建设成节约型社会,能见得到的最明显的举措是办公室温度调到26℃。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26℃的,可能24℃~25℃更适合于我。
最近我的办公室调到26℃,但因我喜欢开点窗,室内温度一般会到27℃。常常感觉有点热和闷。热倒是不怕,哪怕出点汗也没问题。记得在没空调的中学和大学时代,常常闻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狐臭,倘若邻座是位漂亮女性,就难免心下狐疑:这味道是从她那里发出来的吗?
狐臭、脚气、鼻炎等身体小疵,会给人的行为,甚至是思想,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有些名流的学术著作,其论理的逻辑一致性出了问题,后辈学术考古往往把这些逻辑疑点当作是惊天大案,或以为隐藏着巨大玄机,搜索枯肠也难以理喻。遇到这种时候,学术考古就不妨转而接索学者本人有什么身体特征、行为怪癖,或许就会找到“原来如此”的答案。
回到办公室的热和闷问题。热可忍受,闷却要出大事了。由于现在南方地区的空调房间普遍采用小窗技术,闷闷的环境导致办公室内人际交往、决策都会带上“上火”的味道。在家庭内部,闷而生气,可能是生闷气。在办公场合,闷而决策,就会是令人火气上升的决策。在闷的环境下,一切论证就不可能很充分,大家闷而急,为了避免说错话,就更要少说为妙。
26℃下的小窗环境下的公共决策,可能会成为“时代精神”的另类注脚。
鉴此,我希望有建筑师和建材商想点办法,开发出空调环境下的大开窗技术,那可是比易中天和于丹更牛气的心灵术,打开大窗,呼吸生气,就对打开时代的精神之窗,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