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深圳市大运中心建筑方案专家评审会,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方案胜出。出席专家评审会的深圳市领导的讲话,提出“好看、实用、省钱”三项目标。这实际上是建筑“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的翻版。只不过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好看”被提到了首位。“实用”目标是指要体现多功能用途,考虑疏散等要求,确保场馆安全,要满足老百姓文化体育、休闲、锻炼的需求;“省钱”,要在优化方案等方面多下功夫,节约资源,使造价更加合理。
同时,深圳市还决定要将大运场馆建设项目,打造为建筑科技创新的典范,落实绿色建筑的指标。应该说,这种理念肯定受参与这次国际竞赛的建筑师们方案的影响。我国建筑界引入国际竞赛,在深圳、北京和上海、广州四个城市是开展得较早,成果也比较多的。中国本土建筑师面对国际竞赛心情比较复杂。从设计的理念、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角度,发达国家建筑师肯定要胜出本土建筑师一大截,所以本土建筑师们往往祭起本土建筑文化和地方文脉传承的旗帜,以抵御“外敌”入侵,同时也维持本土建筑师的自尊心。
深圳市中心区已有一批国际竞赛产生的建筑,至于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和住宅设计上引入国际建筑师方案则更多,深圳人已学会以平常的心态看待国际建筑大师、小师们的进进出出,连深圳市的领导们对待建筑空间的观念,也在这种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多受熏陶,他们对建筑的要求变得理性了许多。当然,要彻底抛弃“形象工程”、“个人政绩纪念碑”之类的观念,也还需要假以时日。
对大运会场馆提出绿色指标,应该把握到一个度:适合的技术。过分的高精尖、甚至不那么成熟、还处于实验中的技术,最好不要用于这种大型投资项目,以免糜费资金,无谓地付出巨额“实验成本”。
前一篇:女设计师们的另类住宅
后一篇:放生:动物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