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设计师们的另类住宅
这个题目有点噱头。话说原《世界建筑》杂志主编、现已七十多岁的曾昭奋先生,在近两期《读书》上发表系列文章,诉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几位女教授与住宅设计的故事。说这些女教授们设计的“另类住宅”,其实就是立足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大背景上、一个理性的国度、一个慎重对待资源和环境的国度,所应该大力推广的小户型住宅,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低收入阶层住宅,或工人住宅。
低收入阶层住宅,成了另类。这个国家的制度安排一定出了大问题。
且不说这些年迈的女教授们,张守仪、李德耀和吕俊华,从年轻时以来遭受的政治上的歧视甚至迫害;且不说住宅设计在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上遭遇的轻视;且不说研究住宅的学者,往往是出身不好的女性,即双重边缘化的身份;他们往往入不了建筑大师名人堂;且不说以建筑教育框架中的“小菜一碟”地位去支撑一个“国家重要支柱行业”;……
理性的居住,确实取决于一个理性的制度。
前一篇:冷静的生产“热闹”的机器
后一篇:深圳建筑凭理性而非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