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的生产“热闹”的机器
城市的热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热闹的事物和前来看热闹的人。公共建筑中属于热闹制造者身分的有体育、娱乐、会议、展览四大类建筑。
深圳中心区的南部,位于中轴线的南端,由滨河路、益田路、福华三路和金田路围合约15万平方米的矩形大地块,会展中心大大方方嵌在这里。一个盛产喧嚣与躁动的场所,其建筑本身却并不花哨。建筑呈水平向伸展,绵延到其相邻区域三个街区那么大,主体三层,中央部分局部升至六层。无论是远观还是近察,这座由钢和玻璃构成的曲顶大盒子,看起来更象一座大型汽车装配工厂,中央隆起部分就象想像中的吊装车间。它拥有理性冷静的格调,颇为吊诡地,它却确实是一架昂贵的生产热闹的机器。
深圳已经形成了众多会展品牌,如国家级的高交会和文博会,而原来高交会馆,如今的会展中心,作为支撑这些品牌会展的强劲平台,体现了深圳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元素:会展建筑和会展业从业人员,是窗口中的窗口,热闹中的狂欢。
深圳会展中心以非常成熟老练、简单明了的方式解决了会展建筑最复杂的外部交通、内部人流、展览空间中声、光、电环境等诸多问题。人们可以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道路进入展馆,半地下的两条车行道将整个建筑分为三大部分,地下车库与地铁站相连,使得会展中心成为一个快捷顺畅的交通枢纽;主办大型展览时,人流从宽大的入口平台步入二楼会展服务区,再分散进入一楼各个展馆,而小型的展览可分别由九个展馆各自的出入口进出;明晰的指示牌给人们周到的引导,大面积的玻璃墙导入柔和明亮的自然光,强劲高效的新风系统,有效的吸音材质和设备,高大宽敞的展览空间,使得观展的人获得犹如逛露天集市般的舒适感。
四月底五月初的房地产春交会时,我倘徉在交易会的人群中,“一小时圈”、“二小时圈”的大幅宣传画、各种眩目的地产广告、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们成群结队宣示着各类楼盘,然而展区分格的格网又使这一切统一于理性秩序之中。五月七日我再次光临会展中心,这里仅有一个“中国航天搭乘物品展”占据7、8号馆,而整个二楼的会展服务区非常静,早几天房地产春交会的热闹已半点痕迹不见。我不禁暗自赞叹会展服务的效率,这也是深圳的效率。
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伦敦,由一个园艺家设计了一座被称为“水晶宫”的类似于温室的大型博览会建筑,开启了现代大跨度、大空间、功能齐全会展建筑的先河。如今,世界上生产“会展机器”的理念和技术已充分成熟了。深圳会展中心就是这么一件成熟的作品。
前一篇:乡间纪事:闲言碎语
后一篇:女设计师们的另类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