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间纪事:闲言碎语

(2007-05-05 13:00:26)
 
乡间纪事:闲言碎语
       每次回乡下老家,我总要抓紧时间与亲人及邻居聊天。如今乡下留在家的人,大多是妇孺老弱,青壮年大多外出,或求学,或找工。村民们言,倘若村中有殁者,即要凑齐抬大轿的十六人都难,凑三十二人则绝不可能了。
       留下的妇孺老弱,非农忙时节,学童上学去了,在本屋场里转悠的皆为老者和幼童。如是,则村中扯皮打架之事绝少发生了。闲时,村民们消磨时光,惟麻将与闲言碎语而矣。
       闲言碎语不同于谣言。谣言是要有一定的目的和传播的欲望的。闲言碎语则全是杂碎,属于彼此见面没话找话添话儿让声音不间断的一种交流方式。
       正因为没有特定目的,话语中关于非特定对象的道德、趣事、非近处发生的逸闻,特别之多。神迹、乱伦、发财故事、天气与科普、生活常识常理、美食、衣物、做酒、儿女孝道、计划生育,是闲言碎语的主要涉及面。政治、权术、官场、明星,这些城市中谣言追逐的对象,在乡间闲言碎语中全无痕迹。
       这次回家,给我一种感觉,生存的压力、岔怒,已全部转移到进城打工者身上去了,留在乡下的,在享受饱饭之后闲言碎语中的安逸。可想而知,是进城的打工者们自己的血、汗、辛酸,支撑看乡下的闲适。因而,城市能不能对这些打工者稍加优渥,就不仅是体现在打工工资上。中国的未来能否和谐,在于这些打工者在城里不被逼到精神压力的底线,让他们对回乡间的精神疗复,还有一份期待。
      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大概是不会再回到乡下了。尤其是九十年代即出去找工,如今已在城里混了十多年,其第二代也跟到城里去的,他们是肯定不会回乡居住了。这个“第二代”能否在城市中立稳足、从好业、成好家,是决定中国未来政治的头等大事。
        现在在乡下享受闲言碎语的人,从出生之日起,就是忍饥挨饿的人,如今饭能吃饱,精神已很大程度上满足 。饱后闲言无拘,是他们年轻懂事时起的梦想,某种程度上,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闲言碎语中,他们的道德规范回归稳定的传统。所谓道德失范,可能是进城打工一族直面的现实。打工者的第二代,则拥有远比享受闲言碎语一族更大的野心、财富欲、成就欲和权利诉求。而且处于城市生活边缘的状态,使他们的精神状态极度压抑,一旦城市不能抚慰他们,使他们绝望,则他们不愁找不到爆发的导火索。
       现今每个城市政府,均堂而皇之以生态环境容量、城市秩序为由,构筑控制人口增长的诸多措施,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刻意不给进城打工者留有余地,通过产业升级来夺走普通打工者的饭碗,通过强化城市治安来拆除他们栖身的窝棚,那么,谁来对中国不可避免的大规模城市化可能产生的极大冲突买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