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捆绑廉租屋不如捆绑学校
深圳市实行对商品房捆绑15%的政府所有权廉租屋的政策,显得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由开发商建而无偿提交给政府,有几个政策疑点:一是房价会不会转移到商品房上去,这样不是为房价继续上涨提供来自政府的支持?二是政府拿着廉租房,租给谁?这可是复杂的寻租过程。三是不同收入阶层的混住,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恐怕没有好果子吃。(以上观点陈劲松已说过。)这些问题不给出明确答案,贸然行之,待问题凸显,再说当初没想到,恐怕说不过去。
我建议对商品房建设捆绑中小学校的政策,具体办法如下:一、占地面积超过五万平米的,必配一座占地1万2千平米的小学。二、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必配一座占地2万5千平米的中学。三、占地五万平米以下的,缴纳一定比例的教育基金,五万至10万平米之间设一个
捆绑学校,当然也会使房价上涨,但学校本身有制约上涨的力量。一是均衡布局的学校,大大降低教育资源不均占有而刺激房价的因素;二是朴素的公立学校使建豪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三是书声朗朗会打压盲目消费主义噪声(这一条悬着也罢);四是学校是对全体市民开放的,普通打工者的子弟也可就读,这就算是深圳这座城市对全国人民鼎力支持的又一个不菲回报;五是打工者的孩子在深圳也上得起学,这是城市成熟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抑制“青春奉献、告老还乡”模式下的浮躁与残酷,也避免政府陷于“钱多了撑得慌”的局面。六是雄厚的教育基金支撑着教育事业是“文化立市”、“创新型城市”能在未来实现的可靠基础,符合和谐深圳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