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方面我是外行,印象很深的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读报的栏目把传媒杂志第12期回顾2005年传媒业的观点摘进去。很荣幸参与这次会,虽然场地不大,但是规格很高,人不多但是受益匪浅,我说一个自己的体会。
每一集《铁色高原》我都看了,从这个本身来看宣传了高尚的精神价值,拍电视有回报物质价值也有了。从作品手法非常朴实的艺术手法结合非常市场化的推广手法做得非常不错。从赞助商角度来讲个人的观点,企业能够将天然的功利性和民族传承结合起来,本身就是成功,因为只有文化的魅力影响深远的,美国打进中国就是麦当劳、肯德基来传达它的文化价值,所以长丰在这方面开始做这电视剧已经成功了,天然地将猎豹汽车和长丰的产品跟《铁色高原》结合在一起。
在现在看市场导向和娱乐的情况下,以精神为主导,体现舍身曲艺为国家为民族追求的电视剧,比纯粹的娱乐的电视剧更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电视剧作品怎么感染人,从这一次《铁色高原》来看就是以人性的观点,人性的视角,人性的手法从人性的角度反映体现这个内容,所以《铁色高原》拍摄的目的达到了,我们看这个片子深受感染。
第二个体会我从这个电视剧的赞助或其他市场推广,我看到电视营销推广方向和新的动向。第一个由贴面广告向多种广告形式的结合。因为电视剧相对电影是相对滞后的。这种推广由广告形式向活动广告结合,以后会做更多的推广。
第三个从长丰短信角度来讲,短信收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比不上投入的成本,但是体现广告商广告投资的变化,原来是广告投入,现在求一个广告投资,不仅要投钱而且希望获得影响的同时还可以把成本收回来。
我看了电视剧以后也说几点建议,其实都是几位老师讲的,一个主要人物刻画要符合主旨,方向要统一。比如对雷工的刻画,对知识分子有嘲弄的味道。
第二在拍摄细节上要注意群众演员的配合,比如两个细节,一个倒数第二家,快撤兵时候,很长很长的队伍在道上走很不好,服装也不整齐没有体现不对的精神风貌,有一些群众演员在后面,池衡南抓住匪徒问夏小月在哪儿的时候,群众演员背对着观众的,看到池衡南的表情似乎因为群众演员没有进入状态的感觉,完美来自细节,这些细节的缺陷可能会对整体的品牌也有一些影响。
第三个我观点跟几位老师的观点也是一样的,一开始对一部中国版兄弟连提法不是很妥,我认为没有自信的表现,你有足够实力做一个很好的题材,完全可能有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想法。
最后一点就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播出,《铁色高原》尤其播完以后成为大家热论的话题,如果长丰集团或者制片人想做大做强应该利用这机会,等大家热度没散进行进一步的活动,这就是坚持,没有坚持等热度消失的时候可能差很远,《铁色高原》已经成为一个品牌非常不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