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视率明显下降,观众开始不卖“超女”的账。
从央视-索福瑞权威收视调查统计,在全国14大城市中,“2006超级女声”长沙唱区预选赛收视率达到1.08%,收视份额7.77%,高居同时段全国第一位。但纵向比,由于缺乏海选直播,收视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不少。同时从某种程度上看,关于“高居全国第一位,收视率多少多少”的报道也有可能是策划者的公关稿件,是个摸脑壳数字,其真实性有多大不得而知。
以上海为例,虽然“超级女声”已抢先于上周六将首场海选实况向全国播出,但上海及上海周边地区的观众给足了上周日东方卫视播出的《加油好男儿》海选面子。据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加油好男儿》首场海选节目上海地区收视率达到3.6%,远远超过“超女”长沙唱区在上海1.39%的收视率。
作为选秀比赛收视率的衣食父母,观众的好恶与倾向将最终决定选秀的生死。出人意料的是,据了解,许多观众竟对今年的超女不抱太大的希望,甚至有观众明确提出抵制今年的超级女声。这部分宣称“不看今年超级女声”比赛的观众主要是去年比赛中培养起来的超女拥趸。他们大多不愿意看到今年超级女声再度火爆,诞生新的超级偶像取代或者是削弱上届超女的势头,因此只有拒绝看今年的超女比赛,才能保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二、限制过多,话题平淡。
最优秀的人才往往出现在最意想不到的角落,这几乎是娱乐圈挖掘新人的准则。比如第一届的张含韵还是未成年少女,比如第二届的李宇春差点因为唱功问题提前淘汰。但这些意外收获也许在今年的超女比赛中很难见到,因为今年的比赛门槛定得高了些。
近段时间充斥着对超女的各种评价,但并非是来自娱乐本身的话题,其中不少人抱怨自己未满18周岁,因为广电总局的规定,被比赛拒之门外,而其中的确不乏一些各方面都很出色的歌手。另外针对学生只能在周末报名的规定,一些大学生也反映,明明自己在平时没课,完全可以报名,但因为这个规定,也不得不挤在人潮拥挤的周末。不少人因此失去了报名的机会,也有不少人因为不愿意排队而主动放弃。另外,今年的比赛增设了报名初选,主要是针对选手的外貌、歌技提前筛选,如此一来,说不定李宇春这样的好苗子就会因为各入各眼的原因,被提前刷下来。主流意见认为,尽管去年的超级女声最终因为李宇春、周笔畅等人的出现被推向高潮,但要是没有海选时期层出不穷的话题和类似于红衣女子黄薪这样的另类人物,大家不会对这个比赛投入那么大的兴趣,最终的结果将也因此发生变化。
三、全民选秀,竞抢眼球。
去年的超级女声几乎算得上一枝独秀,依托全国最大电视平台的《梦想中国》和上海运作的《我型我SHOW》均全线溃败。但此消彼长,今年《梦想中国》和《我型我SHOW》卷土重来,从规模上皆比去年更胜一筹。
其中一个相当关键的信息,超级女声改郑州唱区为沈阳唱区,将影响力进一步延伸到北方,而北方正是《梦想中国》的火力集中之处。与此同时,《我型我SHOW》也第一次在沈阳设分赛区,在后两者的夹击之下,超女突围异常艰难。
另外,《梦想中国》和《我型我SHOW》已经通过各自的平台以超强规模进行立体宣传,而超女的广告片却迟迟未能见到,无疑让三者的较量充满了悬念。最后鹿死谁手的话咱先不说,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全民选秀节目的频频亮相荧屏,也瓜分了超女原本很铁的观众。
四、涉嫌抄袭,难有新意。
据称,早在去年,就有传媒人士指出,“超女”并非“天娱”原创,而是涉嫌抄袭国外的平民选秀节目。即由FremantleMedia公司和19TV共同制作的PopIdol节目,该节目最初是于2001年在英国ITV上首播的。2002年,该节目在英国创造了57%的收视率,其中在16岁到34岁的观众群中更是达到了72%的收视率。Idol的节目模版目前已席卷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内的30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巨大成功。“超女”2005年获得巨大的人气指数后,就曾有媒体爆料称超女涉嫌抄袭,但天娱公司拒绝承认此事,抄袭与不抄袭,目前毕竟没有对薄公堂,因此也无法下出定论,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一个照搬国外模式的节目在国内是否有长期的生命力还未可知,至少争论依然在持续。
五、过度煽情,无聊至极
有观众以假恶丑来描述心中的”超级女声”:
假 《超级女声》的虚情假意主要表现在其操控者和主持人极尽煽情之能事的造作之上。他们让被淘汰的少女在镜头前会见他们的父母,本已经心力交瘁的孩子必定会再度与亲人泪如泉涌。而主持人会说一些“结果并不重要”的假话,背后完全是这道节目所奉行的“胜者为王”的霸道逻辑。
恶 在所谓“黑心棉”“黑心月饼”“注水肉”“毒腐竹”之类丧失良知的产品屡见于我们生活之中的环境下,失却社会良知的精神产品也会出炉。这样的一种丑恶,在于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合作的“诚信”、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格的“尊严”都是我们社会精心需要维护的。而以名利相要挟来戕害本已薄弱的道德秩序,是为对整个中国社会做下的恶。
丑 《超级女声》已经创造了中国的“审丑”奇迹。还有人为它欢呼与辩护着。在电视上大规模地展示“丑陋”,尤其是少女的丑陋,这种行为背后支撑着的是一种不顾道德的丑陋心态。
以上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至少代表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超女的品评。
假 《超级女声》的虚情假意主要表现在其操控者和主持人极尽煽情之能事的造作之上。他们让被淘汰的少女在镜头前会见他们的父母,本已经心力交瘁的孩子必定会再度与亲人泪如泉涌。而主持人会说一些“结果并不重要”的假话,背后完全是这道节目所奉行的“胜者为王”的霸道逻辑。
恶 在所谓“黑心棉”“黑心月饼”“注水肉”“毒腐竹”之类丧失良知的产品屡见于我们生活之中的环境下,失却社会良知的精神产品也会出炉。这样的一种丑恶,在于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合作的“诚信”、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格的“尊严”都是我们社会精心需要维护的。而以名利相要挟来戕害本已薄弱的道德秩序,是为对整个中国社会做下的恶。
丑 《超级女声》已经创造了中国的“审丑”奇迹。还有人为它欢呼与辩护着。在电视上大规模地展示“丑陋”,尤其是少女的丑陋,这种行为背后支撑着的是一种不顾道德的丑陋心态。
六、商业气氛过浓,报名须先买酸酸乳
蒙牛全程赞助的此次活动,可谓风光无限,不仅在各地的大学城里四处粘贴着广告海报和大型条幅,而且要参加本次比赛除了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外,还需一个蒙牛酸酸乳包装。主办方还有个特别的要求,需要在报名处旁的“专柜”当场购买蒙牛酸酸乳。记者发现这里蒙牛酸酸乳比外面同类商品仅多了一个印章,而就是多了这个印章,售价就由原本的2元升级为5元。现场,一位前来报名的学生拿了一个外面超市购买的蒙牛酸酸乳被拒之门外,工作人员声称一定要到“专柜”购买才能参赛。此举一出,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反感,认为此举是否让"超级女声"太有铜臭味的嫌疑。
前一篇:离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