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里娃来过重庆城,但他仍然不知道晚上的城里是亮堂的
 
   
一只手电。我大概连做梦都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某一天收到这样的礼物,可它却真真切切地摆在了我的面前。
   
礼物来自一个从万州的齐岳山深处寄来的包裹。里面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不知道是何物。打开三层包裹物,才发现是一只橘黄色的手电。一摁开关,射出雪白的光;尾部有可伸缩的插头,用于充电。
   
这个礼物是一个7岁的、名叫刘波的山里娃寄来的。刘波的母亲先天性残疾,身高不到60厘米,爸爸则患有智障,一家人生活非常艰难。我在报纸上帮两家义工组织呼吁帮刘波这样的孩子捐学费。爱心市民很多,两三天就凑齐了100多名山里娃一年的学费,还有数以千计的衣物和图书。娃娃们认为我这个记者叔叔是好人,就从各自的家里凑了100个土鸡蛋,从遥远的乡下来到重庆城里,感谢我。为了不让鸡蛋在颠簸的路途中碰坏,三个山里娃还一直把装鸡蛋的纸箱抱在怀里。
   
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我哪里能够收下呢?于是,说服领导,再次登报把这些鸡蛋义卖出去,作为帮助孩子们读书的另一笔资金。结果好得超出了预料——这区区百枚鸡蛋以2800元的“天价”售磬。
   
不曾想,礼物卖出并委托绿叶义工转交后,孩子又再次邮寄来了礼物。他们是不是觉得不表达表达一点心意,就过意不去呢?
   
我有多少年没用过手电了?记不得了。现在的生活哪里需要手电呢?
   
为什么刘波会送一只手电给我?我问绿叶义工的张海峰,孩子所在的山乡夜晚漆黑,倒是需要这样的工具;但是他上次来过重庆城,晚上城里灯火通明,他不知道么?
   
陪刘波等山里娃逛了重庆城的张义工想了半天,说,上次三个孩子在路上奔波了大半天,才到重庆,又去报社送了鸡蛋,到朝天门参观了规划展览馆,感到很累,吃过晚饭后就睡觉了,根本没有出去逛夜景。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被校长匆匆带着,坐上了回去的长途车,可能他们根本不知道城里的晚上不用手电照明吧。
   
原来如此!这的确是一个让我始料未及的答案。小刘波一定认为他送给了记者叔叔一件非常实用的礼物呢。那么,我就姑且收下这孩子的礼物吧,让他相信叔叔很喜欢这礼物,让他每天满脸笑容地上学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