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44岁的向秀发又跟市林业局就珍贵植物大量死亡对簿公堂。在昨日案件开审前,记者来到了向秀发所在的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

(从涪陵珍溪长江边抢救回来的“桫椤王”已死)
现状:珍稀植物园落寞凋敝
   
从万州出发乘车至江南新区的万州五桥机场,然后上坡下坎步行近四公里,小心翼翼顺着一条植被茂密的山沟里的羊肠小道下到一条约1米宽、整齐的石板路上,穿着草鞋的向秀发向记者宣布:“到了!”
   
占地达1200亩的三峡珍稀植物园,就是这个样子?不通公路,甚至连个大门也没有?
   
“是啊,政府至今没拿钱修公路,我们抢救来的三峡珍稀植物,都是用人工抬进来的。”同时担任市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的向秀发一边带着记者爬坡往里走,一边与在旁边地里的两位中年农妇打招呼。
   
“这是我的老婆郑仕英。”向秀发指着头发蓬松、正在忙着干活的一位妇女说。
   
继续往杂草丛生的植物园里走,记者看到:许多已经移植的植物死亡;一些等待移植的盆栽植物长势不好,甚至盆中空无一物;一处大棚的遮阳布破开了两三米宽的大洞;而唯一能看到植物园名字的地方,是在一间农房的墙上,几年前由一位测绘队员用红色颜料随手写下的。
 
(由于缺乏管理,等待移植的珍稀植物也大量死亡)
尴尬:建设五年至今无总规
   
“根据市计委、市林业局的要求,植物园必须在2003年6月三峡二期蓄水前完成6056万元项目投资及全部项目建设,其中国家投资5000余万元。”向秀发说,然而直到现在,规划及项目投资均未落实,项目建设仍未实施,导致前期按计划抢救到园内的大批三峡珍稀植物无法实施保护,陷入毁灭状态。因无力支付人工工资,工作人员也大多离开。
   
“为了建设这个专门保护三峡地区珍稀植物的场所,万州区政府划拨了1200亩土地,迁走了原茂和村5组、7组和群力村7组的所有村民。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植物园到现在这个地步,实在是令人痛心啊!”向秀发说,应有的专项资金没跟上,导致这个五年前就立项建设的项目至今是个“半拉子”工程。
   
“(植物园)到现在连个总体规划都没有,我们甚至不知道抢救回来的珍稀濒危植物该移栽到哪里!”向秀发说。
 
(大棚破起了大洞没钱修补没人管)
说法:向秀发、林业局均喊心痛
   
直到2006年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时,植物园的状况仍未得改观,向秀发甚至无钱购买抽水机抽水,这直接导致了园内20000余株植物死亡,其中包括珍稀植物3200株,名木古树27株、兰科植物2000余株。
  
 今年6月,植物园因难以为继,市林业局报告将“暂停一切生产活动”。市林业局随后拨给5万元经费。向秀发说,他自费投入了近300万元,然而这点钱只是“杯水车薪”。
   
根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认可的数据,向秀发抢救了165种三峡库区珍稀植物24000多株、古树名木380多株、兰科植物4000多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李振宇认为,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在库区蓄水前的抢救移植,为三峡珍稀植物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果我不把资金和精力全部花在抢救三峡珍稀植物上,日子好过得很。但是这么多的濒危植物也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向秀发说,市林业局一直不采取积极措施拯救这些移植后的珍稀植物,是他起诉的重要原因。
   
“我们对这么多珍稀植物的死亡,也感到心痛。”昨日,庭审以后,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范宗强表示。
 
 
(农房墙上的几个随意写的大字,成为三峡珍稀植物园唯一的标识)
							
		 
						
		加载中,请稍候......